5月15日上午,“2025全國主流媒體總編寧波行”活動的重要一站,是到中海實驗小學門口,看看孩子們的上學路。
一邊是鬧市區的車水馬龍,一邊是校園的瑯瑯書聲,來自全國近30家主流媒體的總編和資深大咖駐足于藍綠相間的風雨連廊前,以這條僅百米長的“最美上學路”為起點,開啟了一場城市精細化治理的深度觀察。
媒體團參觀中海實驗學校小學門口的最美上學路
“中國式接送”痛點的寧波破題
今天上午,總編和大咖們來到學校門口時,上學早高峰已過去。鄞州區市政設施保障中心相關負責人張鶯介紹,這兒本來是規劃給老師停車的,后來因為上學放學時上千家長常堵得水泄不通,干脆改成回形連廊,開了四個通道。上學時孩子們跟小魚兒似的從四方進來,暗合學校“海納百川”的育人理念。
設計時,從連廊寬度、綠植高度到地面色彩和平整度,每個小角落都藏著對孩子的貼心考量。
站在寬敞的連廊下,欣賞著護欄上鮮艷別致的鐵藝海棠和玉蘭,鏡頭對準塑膠場地中央的“I LOVE ZHONGHAI”和圍欄下方那句勵志標語“每一個生命都擁有筑夢的力量”,大家紛紛感慨寧波“螺螄殼里做道場”的極致功夫。
“以前接送孩子像打仗,得耳聽六路眼觀八方,現在可以坐下來,目送他進校門,一下子歲月靜好了。”家長的這段感慨,被春城晚報云南春晚傳媒有限公司董事長邱濱記進采訪本。他留意到,連廊下的班級等候區還貼心地為家長設置了座椅:“從很多細節功夫可以看出,寧波基層治理秉持以人為本的理念。”
媒體團參觀中海實驗學校小學門口的最美上學路
上下學高峰,校門口堵成“一鍋粥”是很多城市的常態。自2021年起,寧波聚焦校區老舊、道路環境較差的學校,專門給這些“老大難”路段動起了“微整形手術”,將每個學校的文化特色融進改造方案,精心打造“最美上學路”。
從上下學時段汽車繞著走的“護學通道”,到校門口尖尖角角的柔化改造,從連廊搭建到細節美化,這條孩子們的專屬溫暖步道,深深觸動了來自全國各大城市的媒體大咖,寧波對“中國式接送”痛點的精準破題也引發了大家的深深共鳴。
溫州晚報編委王若江用多個“最美”概括其感受: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寧波鄞州“最美上學路”上,最美的細節、最美的色彩,最美的引導,既在日常里固化了文明習慣和成果,也彰顯了一座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深度和高度。
中國晚協文化新聞分會會長王文堅總結:“這里的改造沒有大拆大建,但是把老百姓方方面面的需求都考慮到了,可以說用繡花功夫縫合了城市治理的‘最后幾十米’,這種務實創新的寧波解法,應該被更多的城市借鑒。”
媒體團參觀中海實驗學校小學門口的最美上學路
七彩經緯織就的幸福路網
精雕細琢的,不僅僅是孩子們的上學路。在寧波的城市地圖上,190余條各具特色的“七彩惠民路”,惠及學校、醫院、菜場、社區等160余所(個)單位,為需求不同的群體量身定制、帶來便捷,也讓更多在這座城市踏實前行的人們,不經意間眼前一亮,心里一暖。
比起學校,醫院門口的擁堵更讓人頭疼:私家車繞著圈找車位,電動車見縫插針往里擠,行人得在車縫里玩“穿越火線”,要是再遇上下雨天,場面就更亂了。
為此,城市開出“暖心處方”,市第一醫院、市中醫院等醫療機構門口打造了“暖心健康路”:地面鋪上了會“呼吸”的新材料,雨天走路也不怕踩到“水雷”;盲道可以直通門診樓,輪椅推著就能順溜進門;那些犄角旮旯的廢棄臺階、綠化帶,也變身為整整齊齊的停車位。地上繪制著清晰的行進箭頭,引導行人、機動車、非機動車各走各的道……
而菜場邊、商業中心邊的人行道改造,也大大提升了購物體驗。
日湖菜場“放心菜市路”的黃藍導流線鮮艷明亮,仿佛腳下踩著陽光沙灘,老舊的消防栓也換上了彩色的“新裝”。而在大家不留意的地方,改造了排水系統,加強了清淤養護,提高了路面平整度,現在雨天買菜鞋不濕、腳不滑,走起來比超市手推車還方便順溜。
來福士廣場“時尚購物路”則演繹著商業與民生的共融智慧:這里設置了寧波首個商超周邊外賣停車專用區,標識醒目且養眼,以便進出頻繁的外賣小哥可一眼看到,進店里拿了東西就能馬上撤。
毛細血管里的基層治理
如果說機場、高鐵、高架等基礎設施是一座城市的“臉面”,那么學校、醫院、菜場、社區邊的馬路和人行道,可以比作城市的“毛細血管”。“走不安全、走不暢通、走不舒適”等頑疾,看似不會傷筋動骨,卻在細微處影響著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寧波市文明辦主任童華斌把惠民路的建設比作一場持續的“微創手術”。
今年寧波將“七彩惠民路”建設作為民生實事列入市政府工作報告,圍繞學校、社區、醫院、農貿市場等七類人流密集且出行矛盾集中的區域,提升群眾出行質量和文明意識。從護航學童的風雨連廊到疏通就醫的盲道閉環,從分流的菜場導流線到特定的商超停車區,每條特色道路都是解剖城市治理難題的“定制化手術”——既精準破解上學、就醫、購物等高頻民生堵點,又以繡花功夫重構人、車、城的共生關系。
“這種將群眾需求轉化為毫米級改造的實踐,讓城市治理從硬件升級延伸至情感聯結,既有民生溫度,更具現代化維度,也打造出了現代化基層治理市域樣板的文明品牌。”童華斌評價。
潔凈有序的環境、以人為本的細節,勾勒出“煙火寧波”的文明景象。一圈走下來,羊城晚報報業集團專職編委林如敏深受觸動:“在寧波的街巷里,我看見了城市基層治理的生動注腳——那些風雨廊下的笑聲、菜場導流線前的從容、醫院盲道旁的安心,共同拼貼出人民城市的幸福圖景。”
這些地方的“七彩惠民路”,可以來看一看
◆高新區外國語學校“最美上學路”
在市政道路美化的同時,把校園文化通過彩繪、小品等形式,融入校外連廊、護欄之中,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環境。
◆中海實驗小學“最美上學路”
“回”字形連廊加“川”字形通道,裝飾有鐵藝海棠、鐵藝玉蘭,一路暖心護送小學及幼兒園學生,充分展現了“中和四方、海納百川”的理念。
◆華泰小學“最美上學路”
以藍、綠色為主色調,以學校吉祥物“星”“花”為主題,將學校教育宣傳圖標張貼于欄桿醒目處,使學校文化能夠充分外延展示。
◆日湖菜場“放心菜市路”
通過整體升級人行道鋪裝、擴充非機動車停車位、改造排水系統、煥新其他配套設施,實現全方位煥新。
◆來福士廣場“時尚購物路”
打造寧波市內首個商超周邊外賣停車專用區,同步設置各類景觀小品,烘托出江安路街區年輕、時尚、輕松、愜意的氛圍。
◆寧波市第一醫院“暖心就醫路”
采用瀝青+鋪裝組合材料,明晰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分布界限,進一步改善障礙人士出行環境,挖潛人行道停車泊位,有效增加了非機動車停放空間。
◆寧波市中醫院“暖心健康路”
對非機動車集中停車點設置中藥元素的非機動停車棚,優化景觀立面,提升醫院周邊人行道整體形象。
來源 甬派客戶端
責任編輯 何丹
責任校對 楊飏
主編 林舒佳
終審 編委 李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