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士隊在東部半決賽G5中以1-4不敵步行者,止步本賽季季后賽次輪。這支常規賽64勝的東部第一球隊,成了NBA歷史上第三支未突破次輪的頂級豪強,與2007年67勝小牛(首輪被黑八)的尷尬紀錄齊名。
常規賽東部第一的崩塌始于后場雙槍的“攻防失衡”,米切爾雖帶傷血戰,次輪場均34.2分5.8籃板3.8助攻2.2搶斷,但42.4%的命中率暴露效率問題。加蘭更成“戰犯”,本賽季季后賽場均18分2.2籃板5.2助攻3失誤+28.6%三分命中率,G5甚至16投4中;這名后衛1.85米的身高,被步行者后衛群無限針對,防守端如同“清晨的馬路”——誰都能過。
騎士下賽季總薪資2.21億美元,超第二土豪線(2.078億)會觸發嚴懲——無法簽中產球員、交易受限、選秀權凍結。若保留現有陣容,未來操作空間幾乎歸零,拆隊或許已成必然選擇。加蘭5年1.93億合同成燙手山芋,季后賽表現較常規賽全面縮水,得分降2分,三分命中率暴跌11.5%。
騎士曾嘗試交易補強,2025年2月用勒韋爾+選秀權換亨特,但后者季后賽表現平庸(場均11分遠低于常規賽的17分),未能解決鋒線深度問題。如今,送走加蘭或阿倫成為唯一出路,但市場對溢價合同興趣寥寥。
在筆者看來,騎士的失敗,是“小個子籃球”與“薪資膨脹”雙重絞殺下的必然結局,也是現代NBA建隊邏輯的反面教材。后場雙槍的“先天殘疾”,無法在外線限制對手的進攻,看看昔日以“利拉德+CJ”為核心的開拓者,最終也只能走向重建。
騎士隊后場身高存在硬傷,米切爾191CM、加蘭185CM,季后賽被對手“點名軍訓”。步行者哈利伯頓(1.96米)和內姆哈德(1.91米)擁有身高體型優勢,本賽季季后賽投籃命中率均超過47%,直接打穿騎士防線。還有球權黑洞,雙槍占用球隊很多出手權,卻無法帶動隊友。阿倫、莫布利兩大內線季后賽場均觸球次數不多,淪為“折返跑工具人”,沒有發揮應有的優勢。
不過也有外部因素,那就是薪資枷鎖。莫布利5年2.24億超級頂薪觸發后,騎士薪資結構徹底畸形;超過第二土豪線意味著連底薪球員都難簽,替補席只能靠雙向合同湊數。還受限于“不能打包多換一”規則,騎士無法用加蘭+選秀權換取全明星級球員,只能接受垃圾合同互換(例如用加蘭換拉文?公牛可能都不要)。
現代籃球強調鋒線換防和空間,但騎士囤積阿倫+莫布利雙塔,后者三分命中率高卻無法維持產量,被步行者五外陣容遛到腿軟。
騎士管理層此前瘋狂砸錢續約,莫布利、米切爾可以作為核心,可小后衛體系早就過時。看看過去幾個賽季的冠軍,哪一支球隊沒有頂級外線領防人?2024年凱爾特人的懷特、霍勒迪,2023年掘金的波普以及2022年勇士的維金斯、小佩頓。
如今的騎士隊與冠軍隊伍的差距,可能就是一個懷特,看看凱爾特人懷特的表現吧?季后賽場均19.9分+5.5籃板+3.7助攻+接近40%三分命中率,年薪卻只有1882萬。騎士的未來,大概率是拆東墻補西墻——送走加蘭止損,押寶莫布利進化成DPOY+空間型內線,再祈禱米切爾別申請交易。
但現實往往是——當你以為觸底反彈時,地板下可能還有地下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