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時報》新黃河客戶端記者侯超報道,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山東泰山隊不急于推動依木蘭留洋的態度已經有所流露。
“依木蘭留洋”成為近期受關注的話題之一。自相關媒體報道至今,子彈已經飛了數日,但無論是自媒體還是業內人士對此都持反對態度,泰山隊方面也沒有進行相關回應。與此前熱議的“王鈺棟留洋”相比,同樣在亞青賽上有出色發揮的依木蘭似乎短期內很難敲開歐洲球隊的大門。從目前的情況看,泰山隊不急于推動依木蘭留洋的態度已經有所流露。
泰山隊為何不急于推動依木蘭留洋?該報道認為,首要原因是球隊的整體規劃使然,即將開始的全運會是山東足球本年度的重要賽事,韓鵬率領的青年軍在中乙聯賽也需要足夠的陣容支持,崔康熙雖然至今沒有推動一線隊新老交替,但態度已經擺明,各方壓力也在不斷增加,一旦依木蘭倉促留洋,這些部署都將面臨被動的調整。
此外,年輕球員留洋雖然不是壞事,但泰山隊也吃到過足夠多的教訓。曾經的青訓精英何小珂早早就在歐洲打拼,但多年的歷練并沒有帶來足夠的成長,在上賽季回歸一線隊后他未能競爭成功,最終轉投青島西海岸。
該報道表示,留洋是中國足球的美好愿景,但對于足球經紀人和歐洲球隊卻并非如此。從他們的角度看,認可球員的潛力只是推動交易的先決條件,但此后,怎樣盡可能壓縮運作成本更是重中之重。以低廉的價格購入年輕球員對歐洲球隊來說不會占據過多成本,他們也不會對特殊球員進行特殊培養。在這一背景下,一旦球員能夠打出身價,那就是坐收漁翁之利的時刻,如果事與愿違,他們的虧損是相當有限的。但對于泰山隊與球員本人來說,倉促的抉擇影響的可能是未來十年的規劃。
依木蘭必須留洋,他必須在更高水平的足球環境中得到歷練,必須接受更先進足球理念的指導,但他更加需要的是健康的成長體系,是以長期理念為核心的足球價值觀。畢竟,對于一名后腰來說,大器晚成總好過稍縱即逝。與其倉促牽手歐洲球隊,不如在泰山隊體系中不斷提升自己的位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