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援引中時新聞網稱,國民黨委托十方民調公司針對近期時事進行民調。對于民調結果,國民黨籍民意代表凌濤稱,面臨新臺幣大升值,美方關稅政策,有島內民眾批評民進黨當局“沒提出有效對策,都在做‘大罷免’的政治動員”,高達32.8%的島內民眾表示非常支持這項說法。還有超過半數(57.2%)的民眾認為,面對全球經濟風暴,民進黨當局還在搞政治動員、“大惡罷”非常不妥。
根據政黨傾向來看,即便是民進黨支持者,認為賴清德公開支持或呼吁罷免行動僅35.7%覺得適合。國民黨和民眾黨支持者則有逾八成認為賴清德不適合公開支持或呼吁罷免行動(82.0%及87.6%);至于無政黨傾向的中立民眾也以認為不適合者居多(62.0%),僅12.6%覺得適合。而近期檢調因罷免聯署大規模搜索“在野黨”黨部、羈押“在野黨”人士,羅智強說,調查發現,只有35.5%民眾認為檢調的作法是依法偵辦,45.1%的人覺得此舉是政治清算,另有19.4%的人無意見或未回答。
中國臺灣(資料圖)
有記者在發布會上提問:賴清德近日出席活動時再度宣揚“兩國論”,對此有何評論?國務院臺辦發言人朱鳳蓮表示,賴清德再度宣揚“兩國論”,是赤裸裸的謀“獨”挑釁,再次暴露其“兩岸和平破壞者”“臺海危機制造者”的真實面目。兩岸同屬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無論賴清德說什么、做什么,都改變不了這一歷史和法理事實。當前兩岸關系緊張的根源是民進黨當局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單方面破壞兩岸對話協商的共同政治基礎,勾連外部勢力大肆進行謀“獨”挑釁。
6日新臺幣兌美元匯率終于停下連續暴漲腳步,以30.28元兌1美元收盤,但三日累計1.737元的漲勢令市場與出口業界憂心忡忡,恐慌難消。進入5月,新臺幣兌美元匯率連續暴力升值,前兩個交易日累計升值1.872元,升幅達6.21%,匯價看似失控引起市場恐慌。5日新臺幣兌美元匯率收盤30.145元,創2023年2月11日以來新高,而盤中最高升至29.59元擊破30元的心理防線,創2022年6月10日以來的近三年新高。
臺灣戰機(資料圖)
對于此次新臺幣大幅升值的原因,瑞銀認為主要是保險公司、企業等進行的匯率對沖以及此前新臺幣融資套利交易的止損。臺灣地區作為外向型經濟體,其優勢出口產業和金融投資行業存在大量海外投資和美元貿易順差,很多資金未做匯率對沖就進行了投資。一旦因匯率波動進行大量結匯,市場上美元買家減少,就會令匯率大幅波動。對臺灣金融業尤其是保險業而言,匯率波動不僅關乎盈虧,更關乎生死存亡。
臺灣機械公會理事長莊大立表示,這次升值來得又急又兇,再發展下去臺灣廠商恐怕會出現倒閉潮;一些中小企業主則是怒氣沖沖撥打臺灣“央行”的電話,怒吼“臺幣不是你們在印的嗎?讓它貶啊!”;臺灣和大集團董事長沈國榮坦言,現在只能坐以待“幣”,看5月底、6月初臺美談判的結果,等匯率趨穩了再做避險,或重新與客戶談判報價。在民眾喜、廠商悲的喧鬧之后,臺灣“央行”出手干預。5月6日,新臺幣貶值0.135元,對美元匯價收于30.28元,但仍在高位運行,臺灣廠商隱憂未除。
中國臺灣(資料圖)
臺北101大樓的霓虹燈光照亮夜空,那根暴漲4.3%的匯率曲線勾勒出新臺幣的瘋狂走勢,也倒映出大國博弈的驚心動魄。臺灣在全球經濟版圖中雖然渺小但至關重要,正經歷前所未有的挑戰與機遇。新臺幣的波動從來不是簡單的經濟現象,而是大國博弈的必然結果。在這個全球化時代,每一個經濟現象背后都裹挾著復雜的政治、歷史和地緣因素。作為時代的見證者和參與者,我們只能在這歷史的洪流中尋找自己的方向,迎接未知的挑戰與機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