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北京市廣電局重點資助項目、北京大視聽重點文藝項目,由國家安全部門指導,中央電視臺、愛奇藝出品,完美世界影視、北京廣電影視傳媒有限公司、完美蓬瑞影視聯合出品,國家安全部國安影視中心聯合攝制的電視劇《絕密較量》,自開播便憑借高能劇情以及深刻創作內涵,斬獲CVB收視率全部頻道電視劇TOP1,峰值達3.966%,實現口碑、收視雙豐收。
5月15日,由北京市廣電局、北京電影學院主辦,首都視聽產業協會、完美世界影視、北京電影學院中國電影文化研究院承辦,北京電影學院校團委、工信部工業文化發展中心工業強國視聽中心協辦,北京影視藝術研究基地提供學術支持的“與好劇有約·走進高校——電視劇《絕密較量》創作分享會”在北京電影學院中等放映廳成功舉辦。
北京市廣電局一級巡視員楊培麗,北京電影學院黨委副書記支宏偉,中國廣播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副會長、首都視聽產業協會創作規劃指導委員會主任李京盛,北京電影學院中國電影文化研究院副研究員、中國電影評論學會理事葉航,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影視紀錄中心電視劇項目部制片人李梓萌等領導及嘉賓,以及《絕密較量》導演劉江,完美世界高級副總裁、完美世界影視業務負責人、《絕密較量》總監制曾映雪,《絕密較量》監制王彤,愛奇藝奇愛工作室負責人、《絕密較量》總制片人張妍,北京廣電影視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絕密較量》總制片人陳燕華,《絕密較量》“楊光”飾演者、演員張魯一,《絕密較量》“黎劍”飾演者、演員曹炳琨等主創團隊成員出席了此次分享會。資深評論人、影視獨舌創始人李星文主持活動。活動現場座無虛席,氣氛空前熱烈,眾人共同開啟了一場精彩紛呈的創作對話。
洞見時刻:國安題材創作的時代使命與行業突破
分享會開始,北京市廣電局一級巡視員楊培麗發表致辭,強調了國安題材創作對于傳遞國家安全理念、弘揚時代精神的重要意義,為國安題材創作指明方向。楊培麗表示,《絕密較量》作為首部以守護國家核安全為切入點的電視劇,作品主題具有創新性,緊扣時代脈搏;敘事手法突出真實性,還原諜戰風云;作品傳播彰顯社會性,共筑安全長城,具有高度的時代價值與現實意義。
中國廣播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副會長、首都視聽產業協會創作規劃指導委員會主任李京盛則以《絕密較量》為例,從現實議題切入,剖析行業發展趨勢,探討了當下國安題材的創作突破。他表示,國安劇雖然講述的是我們生活中難以接觸的隱秘戰線,但它的現實意義和核心價值在于全民國家安全意識的培養。李京盛談到,諜戰劇從革命歷史題材到反特題材,再到現在的國安題材,這類題材對于影視創作都是非常寶貴且稀缺的故事資源,具有深刻的思想性以及對價值信仰的表達,兼具藝術性開掘和市場性傳播的雙重優勢,具備了其他題材不能比擬的特點。《絕密較量》中所描寫的在高科技時代國安戰線上的斗爭特點,既能滿足觀眾追求緊張激烈懸疑的故事情節,又塑造了守衛國家安全的無名英雄們的形象,因而受到了觀眾的贊譽。
匠心鍛造:《絕密較量》全流程創作拆解與極致打磨
完美世界高級副總裁、完美世界影視業務負責人、《絕密較量》總監制曾映雪闡述了國安題材劇集的創作中的經驗與價值堅守:一是真實,讓藝術扎根土壤,所有行動邏輯都經得起專業推敲;二是使命,國安題材的創作,不僅是講好故事,更是喚醒國民安全意識,凝聚民族精神力量;三是溫度,讓主題創作有血有肉,《絕密較量》里,我們塑造的不是完美的符號,而是立體的人,唯有挖掘人性溫度,才能跨越代際,引發共鳴。
隨后,《絕密較量》導演劉江進行了創作分享。他表示,拍攝國安題材面臨著既要尊重隱蔽戰線的特殊性,又要滿足戲劇張力需求的雙重挑戰。在技術手段呈現上,基于現實案例進行藝術加工,既體現現代情報戰的科技升級;劇情架構方面,《絕密較量》采用高強度類型化敘事,開篇就拋出投多重諜戰情節,力求節奏凌厲迅猛,緊緊抓住觀眾眼球,每個主要角色都進行了兩層甚至三層身份設計。讓觀眾在后續反轉中感受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同時,主創團隊注重在劇情中融入現實生活的元素,打破國安題材的神秘感。國安干警還原為“會疲憊、有煩惱”的普通人,讓觀眾感受到他們平凡的一面,角色也會更加立體豐滿。
深度解構:國安題材創作的多維探索與破壁之道
主創創作對談環節圍繞著“國安劇的破壁之道”展開討論,《絕密較量》導演劉江,北京電影學院中國電影文化研究院副研究員、中國電影評論學會理事葉航,《絕密較量》“楊光”飾演者張魯一,《絕密較量》“黎劍”飾演者曹炳琨,愛奇藝奇愛工作室負責人、《絕密較量》總制片人張妍,分別從創作實踐、學術研究、角色塑造、平臺運營等多維視角分享了創作心得。
葉航剖析當下觀眾的敘事消費心理,為國安劇的敘事創新提供了一些學術層面的思考和分析,他表示《絕密較量》展現了一個不同時代、不同樣態的諜戰故事。借用“神奇、神秘、神圣”來概括這部劇的特點,“神奇”偏重于視覺和奇觀,劇中有不少神奇、新奇的偵破、犯罪手段的呈現;“神秘”主要是情節設計、人物塑造方面,特別是角色身份神秘感、懸念感;“神圣”則體現于文化主題的表達,展現了這部劇的社會意義和現實價值。這部劇的創新之處,在于巧妙平衡了解密與保密、戲劇性與現實感、平凡與非凡、藝術價值和社會意義之間的關系。
劉江從導演視角出發,提到區別于年代戲,當代戲的一個顯著特點是高科技手段的介入,劇集呈現出的翼裝飛行、潛水拍攝、天眼系統對人的監控等,這種科技手段都是年代戲所不可想象的。在談到戲劇真實與生活真實的問題時,劉江表示,《絕密較量》是在國家安全部門的嚴格指導下完成的,絕不會有脫離生活真實的原則性錯誤,但也不可過度神化國安干警的形象。
張妍則從平臺方視角,分享如何在內容策劃與制作中精準把握受眾期待,她認為如何讓當代國安劇既專業又好看,類似于文藝理論中“小說的真實”和“新聞的真實”不同。《絕密較量》在敘事上并不是把原有事件1:1復刻,而是注重事件邏輯真實和人物情緒情感真實,它能夠確保觀眾有代入感、有相信感,同時又不會觸碰保密紅線,做到了藝術作品與真實事件之間的平衡。此外,從平臺數據來看,觀眾討論較高的情節可以總結為兩點:一是特殊性做到極致的情節;二是普遍性做到極致的情節,這正是國安類型題材具有的獨特氣質。
《絕密較量》演員張魯一、曹炳琨則從人物塑造方面,分別講述了如何深入挖掘國安工作者的內心世界,將角色的復雜性與真實感生動呈現。張魯一表示,大眾對于當代諜戰的印象大多還停留在國外的諜戰片,《絕密較量》是在我們國家這片土壤里所創作的具有時代和國家特色的國安劇,這對主創團隊來說是頗具挑戰性的。在人物塑造上,張魯一表示自己是“摸著石頭過河”,從在一線的隱蔽戰線國安干警身上汲取養分,對劇本人物的邏輯進行更多的推敲和打磨。
曹炳琨則談到國安干警人物形象的塑造要“去神化”“去英雄化”,鋼鐵戰士也是一個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不能喪失掉真實的生活氣息,辦案的時候他要第一個往上沖,但也要展現出生活中鮮活的喜怒哀樂。
對于國安劇的破壁之道,資深評論人、影視獨舌創始人李星文總結道,觀眾對于劇集是有高度感知力的,無論是劇集類型化的部分,還是情感表達的部分,只要做好都能夠被觀眾敏銳地捕捉到。國安劇要做到“走腎”又“走心”,既能讓觀眾收獲腎上腺素飆升的感官刺激,也要在痛點、淚點、笑點上直擊人心。
本次《絕密較量》創作分享會深度發掘了國安題材的創作內核與社會價值,不僅為行業提供了寶貴的創作經驗,也讓更多創作者看到了國安劇破壁創新的可能。作為“北京大視聽”與好劇有約創作分享會的重要落地活動,本次創作分享會通過走進高校的形式,強化了精品劇集與青年受眾的互動,加深了業界同仁間的深度溝通與經驗分享,為劇集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