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是不能結婚的,即便結了婚,也不能承認。
在印度,最大的偶像,只有一個,。
莫迪,莫迪,萬夫莫敵。
當各國元首攜帶著第一夫人在國際舞臺上穿梭往來時,莫迪卻形單影只,沒有任何紅顏在側,陪伴他的只有猶如鐵鉗的雙手,每一個與他握手的元首,都表情復雜。
這位印度天命人,除了擅長隱瞞被打掉的飛機,還擅長隱婚,而且一隱就是近半個世紀,令我們的華仔自愧不如。
莫迪出身吠舍(商販),在印度種姓制度里屬于偏低的種姓,父母開雜貨店為生,賣恒河水調制的元素周期爆表的干凈又衛生的飲料。
中印戰爭爆發之前,8歲的莫迪加入了印度猛虎組織——國民志愿服務團,流血流汗,接受魔鬼訓練,從事包括暗殺在內的多項活動,為社團顯本領。
十七歲那年的雨季,莫迪在父母包辦下,與同村的女子賈蘇達成婚,成婚僅三個月,莫迪便離家出走,孤身上路,尋找自己的前途,撇下不滿二十歲的妻子守活寡。
印度女性的地位之“高”,全世界都知道,莫迪走后,賈蘇達只好留守家中,伺候公婆,替丈夫盡孝,得知莫迪競選總理后,賈蘇達更是每日祈禱,赤腳朝拜,終于換來了莫迪在45年后的履歷表中的“已婚”兩個字。
賈蘇達付出了一輩子,守了一輩子活寡,為公婆養老送終,只換來莫迪履歷表中的“已婚”兩個字。
這究竟值不值?答案見仁見智。
但賈蘇達似乎是覺得“值”的,她自曝是莫迪的粉絲,為自己是莫迪的妻子而驕傲,對媒體表示,只要他(莫迪)打電話給我,我隨時準備回到他身邊。
幸福來自比較,與賈蘇達同樣的低種姓印度婦女相比,賈蘇達確實可能是幸福的,至少她分享了丈夫的名人光環,在莫迪的維基百科中“占有”寥寥幾個字,盡管她守了一輩子活寡,總算能以“莫迪的妻子”的身份存在著。
存在主義的哲學,一切存在的都是合理的。
印度教的教義,世間的一切都是摩耶幻境,與佛教的“凡所有相,皆為虛妄”有相通之處。
那些年被打掉的飛機,那些年受過的活寡,都在因果鏈條中永不磨滅。
莫迪逆來順受的妻子,其實就是千千萬萬個底層印度人,他們構成了印度沉默的大多數。
全文完
本文作者:哲空空,一個玉樹臨風的歷史學家,著有《大時代博弈》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