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返鄉建房子的人是明顯增多了。尤其是今年5月以后,因為有四類人員都可以把戶口遷回農村了。可以預見,在后面農村建房子的人會更多了。
不過,很多人也發現了,就是如今回農村建房子,要求也是越來越高了,不再是過去“想建就建”的了。而且在以后,農村建房的要求只會更高。
其中,在2025年農村宅基地家就迎來一系列新規,這些政策緊密圍繞農民權益,對農村發展格局影響深遠,農民朋友們務必深入了解。
其實在當前農村,閑置的房屋也有不少,很多農民都是長期在外地打工,老家的房子長時間空置。對于這種情況,國際是積極鼓勵農民盤活這些閑置房屋。
在鄉村振興戰略下,國家積極鼓勵農民盤活閑置資源。一方面,鼓勵將閑置農房改造為民宿、農家樂或入股鄉村旅游項目。
在浙江義烏,不少農戶借此東風,將自家閑置農房改造成特色民宿,年收入高達12萬元 ,不僅增加了收入,還帶動了鄉村旅游業發展。
另一方面,閑置宅基地經審批可轉為經營性用地,通過拍賣、出讓等方式引入外部資本,收益由集體和農戶共享。
如廣東順德試點“宅票換房”,有效探索了歷史遺留問題的化解路徑,為農村土地資源優化配置提供了新思路。
不過,在租賃宅基地時,最長租期為20年,且需經村集體備案,以此保障各方權益和規范市場秩序。
新規也明確了兩大禁止事項。其一,禁止城鎮居民和退休干部占用宅基地。
文件明確“兩個不允許”:城鎮居民不得購買農房或宅基地,退休干部不得在農村占地建房。
這一規定強化了宅基地集體所有制屬性,防止城市資本無序擴張侵蝕農民生存保障,避免農村土地資源被不合理侵占,守住農民最后的生活底線。
其二,嚴禁改變宅基地用途。宅基地僅限居住使用,不得用于商業開發或建設別墅、會所等非農項目。
一旦違規,可能面臨拆除、罰款甚至刑事責任,如非法占用農用地罪。嚴守宅基地用途,是保護農村居住環境和耕地資源的關鍵舉措。
此外,農民朋友們還要注意以下幾點。首先,要積極完成“房地一體”確權登記。
在2027年底前全國將頒發《不動產權證書》,明確房屋與土地的權屬關系。
確權后,農民不僅能享受更高拆遷補償,如山東試點地區補償翻倍,還能獲得抵押貸款便利,即便進城落戶也可保留宅基地使用權,保障農民的財產權益。
其次,了解自愿退出與補償機制。農民可自愿退出閑置宅基地換取補償,如安徽某縣補償標準為8萬 - 30萬元/畝,但需確保權屬清晰且資金到位。
需注意,完全退出后不可再申請,部分退出可保留申請資格,農民要根據自身情況謹慎抉擇。
最后,務必拒絕與城鎮居民簽訂任何形式的購地、租地協議,避免合同無效風險。
同時,妥善保管宅基地審批文件、權屬證書等證據,一旦遭遇強占或欺詐,及時向鄉鎮政府反映或尋求法律幫助,依法維護自身權益。
2025年農村宅基地新規既為農民權益筑牢了堅實保障,又為鄉村發展開拓了廣闊空間。
農民朋友們應充分了解這些政策,在政策框架內合理規劃,把握發展機遇,共同推動鄉村邁向全面振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