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難重度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是以“小切口”解決殘疾人“大煩惱”的民生實事,是提高殘疾人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質量、解放家庭勞動力、促進殘疾人平等參與社會生活、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的一項重要舉措。
“十四五”以來,民勤縣始終緊盯殘疾人民生問題,持續將困難重度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列為為民辦實事項目。民勤縣殘聯按照“一戶一策、一人一案”的原則,通過路面硬化、坡道改造、扶手安裝、助餐、助浴等方式,先后實施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335戶,解決殘疾人戶內活動和日常出行等遇到的困難,滿足他們生活和出行的基本需求,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
家庭是殘疾人生活的重要場所,一個臺階、一道門檻都可能成為殘疾人難以逾越的障礙,但對于西渠鎮北溝村的村民張安華來說,曾經的障礙早已不復存在。
無障礙扶手 楊燕 攝
“我腿腳不方便,以前在家里不管是行走還是洗澡、上廁所,都是個麻煩事。”回憶起曾經的困難時刻,張安華滿是感慨,“現在安裝了無障礙設施,真是方便多了。”
得益于農村困難重度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項目的實施,縣殘聯對他家的環境進行了改造,安裝了坡道扶手,配置了折疊沐浴椅、方便起身站立的扶手等設備。這些改造進一步完善了居家生活的無障礙功能,提升了生活便利度和安全感。“還給我們配置了語音電磁爐、電飯煲,現在生活方便多了。”張安華高興地說。
家住西渠鎮首號社區的高培林是一名視力二級殘疾人,他的家庭屬于“一戶多殘”。縣鎮殘聯將“一戶多殘”“老殘一體”的殘疾人家庭作為家改重點服務對象,對高培林住宅的臥室、衛生間、廚房進行無障礙改造,衛生間安裝了方便起身站立的扶手,消除了家人上衛生間存在的安全隱患;廚房配置語音電磁爐、電飯煲。貼心的家改使高培林日常生活條件得到有效改善,生活質量得到提升。
折疊沐浴椅 楊燕 攝
“殘聯的工作人員多次到家走訪,征求我和家人的意見。家里的改造是根據實際情況量身打造的,特別是廚房和衛生間。這下,不僅讓家人更有安全感,生活也更加便利了。”高培林感激地說。
“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是通過改造家庭環境消除物理障礙,提升殘疾人社會能力和參與度的民生工程。”民勤縣殘疾人聯合會副理事長謝海親表示,2025年,計劃實施困難重度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45戶,目前已完成改造22戶。從加裝扶手、改造衛生間等細節入手,實現“便利性”與“安全性”雙提升,讓“小改造”成為改善殘疾人民生的“大實事”。
民勤縣將持續加強項目實施力度,用精準服務打通殘障人士生活“最后一米”,讓更多殘疾人家庭從“出行難、家務難”走向“生活易、心敞亮”,以無障礙環境“小切口”,書寫民生幸福“大文章”。(記者:楊燕)
編輯:周旦
審校:李筱
責任編輯:李祿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