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秦怡
今年5月18日,是第三十五次全國助殘日。全國助殘日期間,成都市以“智AI成都·蓉光閃耀”為主題,開展各類助殘活動150余場,科技與愛的故事、城市與人的奔赴,在這個初夏,溫暖開啟。
5月16日上午,“智AI成都·蓉光閃耀”成都市第三十五次全國助殘日主場活動在龍泉驛區洛帶鎮啟幕。活動由成都市人民政府殘疾人工作委員會主辦,成都市殘聯與龍泉驛區人民政府聯合承辦。
活動現場
智能仿生手、AI語音交互輪椅、無障礙居家改造系統……現場的科技助殘產品展示展銷會上,數十款前沿科技輔具集中亮相,多家科技企業聯合發布“殘障友好型”產品解決方案,展現科技的力量與溫度。
近年來,成都市殘聯以“美麗工坊”殘疾人就業增收項目為重點和引擎,為殘疾人朋友打通從產品到市場的通道。截至目前,打造“美麗工坊”重點生產地12個、建成90個實體銷售單元、文創工作室(工坊)10個、非遺及文創項目33個,生產地年銷售額達1100萬元。
精準懸停、自動避障……操作員緩慢推動操作桿,無人機在空中穩定飛行。成都市殘聯切入“低空經濟”,推出無人機培訓項目,讓殘疾青年們成為技藝嫻熟的“飛手”,通向新的就業領域和賽道。
活動現場,發布了“蓉光閃耀?成就夢想”首批24個典型案例,舉行了“牽手‘福’蓉·助愿成真”成都市殘疾人547個微心愿對接,全景式展現了“牽手‘福’蓉·雙百雙千”助殘行動優秀案例和助殘行動專項基金運行一年來構建的助殘服務生態體系。
成都市殘疾人福利基金會為多家捐贈企業代表頒發“助殘公益伙伴”捐贈證書,感謝社會各界為殘疾人事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活動現場發布了《中國西部主要城市殘疾人工作區域協作機制》,標志著西部殘疾人事業邁入跨區域聯動發展的新階段。此次西部區域協作機制突破行政邊界,通過“需求清單+資源清單”的精準對接,形成了助殘事業的“西部解法”。
隨著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西部陸海新通道等國家戰略的推進,這種跨區域協作模式有望為全國提供可復制的經驗樣本,推動殘疾人事業從“單點突破”向“系統推進”轉型升級。
今年全國助殘日期間,作為全國“首批科技助殘重點聯系地區”,成都市與中國殘聯、四川省殘聯簽署科技助殘戰略合作協議,將圍繞技術創新、成果轉化、產業培育等領域深化協作,為中國殘疾人事業高質量發展、殘疾人共享幸福美好生活探索更多“成都經驗”“成都樣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