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山東省轄地級市,轄區張店,淄川,博山,周村,臨淄與桓臺,高青,沂源3個縣,淄博市轄區廣闊,歷史文化更是悠久,距今八千年至四千年之間,淄博地區出現了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等新石器時代文化,夏商時期,出現了爽鳩氏,季荝氏,逄伯陵氏,蒲姑氏等古國。
進入西周時期,那就更厲害了,西周初年,周王朝大封宗族勛戚,封姜太公(姜尚)于山東北部地區,建立了齊國,齊國是周王朝分封下的一個東方諸侯大國,在中國歷史上經歷了西周,春秋和戰國三個歷史階段,臨淄是齊國的都城,所以進入淄博第一件事情,便是實地考察齊國故城遺址發掘。
談到齊國故城遺址,實地考察發現,其實故城遺址還是存在與當地百姓生活混雜區域,屬于邊挖掘邊探測邊遷移的狀態,挖掘工作也很簡單,八十一天雇傭當地農民進行考古工作,見到這樣的狀況,當時就很顧慮,盜墓賊是否存在周邊盜掘情況,畢竟附近都是百姓生活區域,并未劃為嚴禁跨越區。
進入淄博古玩市場,顧慮與猜想很快便得到驗證,淄博市幾個區縣當中,能夠擺上臺面兒的,當屬臨淄古玩城與開元古玩城以及淄川古玩城,其中建筑設施最好的,當初門店質量最高的,臨淄古玩城是淄博市眾多古玩城當之無愧的大哥級存在。
但是為何又說當初昵,因為臨淄古玩城目前的狀態可以用半死不活來形容,用當地古玩城同行的話講,那便是當初玩的比較牛的,眼力比較狠的,手里資金比較雄厚的,現在要么逃了要么進去了,詢其原因,都與參與齊國都城周邊盜掘青銅器有關,據說最離譜的時候,一夜之間帶走了十幾個同行,所以造成目前古玩城,賣的不敢開門,買的不敢來。
臨淄古玩市場不行了,前往開元古玩市場,開元古玩市場則更讓人心碎,開元古玩市場讓人心碎不在于沒有好東西,而是一個古玩城里,居然藏龍臥虎著三四家古玉高手,除此三四家之外,尋覓半晌古玩城之內,即使能入眼的煙嘴都沒見著,可見這三位高人手腕之狠,連口湯都沒給場外人留哇。
沒有辦法只能離去,去往淄川古玩城碰碰運氣,您還別說,剛進入淄川古玩城,就感覺今兒能夠撿到東西,理由也很簡單,淄川古玩城大多數門店都以經營瓷片兒雜項為主,而且都是高年份的,這樣成群結隊的門店,運氣不錯的話,是能夠見到一些出其不意的物件,至于能否買走,那就要看你和店主的眼里認知,誰更勝一籌。
進入淄川古玩城剛逛四五家門店,便發現了一家寶藏門店,攀談得知,老板文盲不識字,常年下鄉收貨,屬于那種逮到什么收什么的主兒,偏向于瓷器與石器,有時候念舊的鍋碗瓢盆也收,門店之內藏品之雜,與收破爛沒有太大區別,但是您別小瞧,越是這種門店,要么不出東西,撿出便是大漏。
老板很健談,不斷介紹他的成長經歷與收貨經歷,咱也是邊閑聊邊掃視門內器物,瓷片兒不太感興趣,擺在亮處的兩件老板心間之物,隋唐時期力士佛像與唐代立佛要價又太高,沒辦法只能瞧瞧邊角處能否遇見,屬于咱們專業認知領域的器物。
心里抱著這樣的想法兒,不多時還真瞧見一件唐代地方玉殘碗,詢問老板作價多少,老板當作破石片標本兜售,價格倒也不貴,剛想伸手去取的時候,陡然瞧見唐碗邊上躺著一件器物,初見猶如鞋拔子一般,表面鏨刻模糊花紋,年代不詳但觀久遠。
一并取出,詢問老板是何物,老板也說不清是什么,有人說是脈診,也有人是頭枕,但是可以肯定,一定是老的,和破碗一起收來的,詢問我覺得是什么,隨口答道,我覺得長的像鞋拔子,不管是什么,您說說什么價格,行的話一并帶走。
其實,這件器物為何物,他的學術名稱叫作茶則,要理解這件器物,首先要了解什么是茶道,茶道起源較早,戰漢時期流行于貴族之間,系統化分于唐宋時期,簡而言之,唐宋時期喝茶與現代人喝茶方式并不相同,那時候流行碾茶與斗茶。
斗茶始于唐代,宋代普及至宮廷與百姓,成為兼具競技性和觀賞性的社會文化活動,參與者需攜帶儲藏的上等茶餅,現場碾碎成末,通過調膏、點湯、擊拂等步驟制成茶湯,再依據湯花呈現的色澤、均勻度與水痕出現速度決出勝負。
核心評判標準?,湯色?以純白如乳為優,次者青白、黃白,反映茶葉鮮嫩度及制作工藝,湯花?要求細膩均勻,緊貼盞壁形成"咬盞"效果,若"云腳散"則扣分??,水痕?,盞壁出現水跡為敗,保持時間越長代表技藝越高??,那么參與者想取勝,對于茶湯的煮沸時間與碾茶細膩度與茶量,便有了近乎苛刻的要求。
檢查碾茶是否存在雜質,以及需要放入多少茶量則需要一件非常重要的器皿,由此茶則應運而生,所以茶圣陸羽說,則也,量也,準也,度也,茶湯口味的清淡濃郁,都需要依靠茶則來精確控制,就如現代人喝咖啡一般,淡了可以再加幾勺。
根據茶碗與茶則大小與工藝痕跡與皮殼磨損風化綜合分析,這兩件器物屬于典型的唐代時期地方玉茶道圣物,為何說圣物,因為就目前博物館出土文物陳列而言,唐代時期的茶道玉器是極為少見的,因為當時玉器類器物還屬于國家管控種類,普通百姓與民間社會交際當中,屬于禁止觸碰的領域,所以各位同學如閱文至此,如閑逛古玩市場遇見同類,當珍惜再珍惜,器物雖小,卻為研究茶文化極為重要。
方葉之{江蘇·沭陽}
{文學作家,古玉收藏家}
{陋蘭室 · 古玉研究社創始人}
代表作{古玉知識鑒定全集}
散文作(古玉高手是如何煉成}
{中國文化報與人民日報連載作家}
力求十年走遍中國所有縣級古玩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