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夏季的到來,蛇類的活動進入活躍期。南國早報全媒體記者從消防、醫院、林業等部門和單位了解到,近期,北海、欽州、防城港等近海城市蛇傷人事件時有發生。
蛇傷患者有所增加
日前,北海市民盧先生晚飯后穿著拖鞋在馬路上散步,突然腳部傳來一陣劇痛,他下意識地跳出幾米開外,扭頭一看,身邊的綠化樹叢正不停地晃動,他的腳踝出現了針孔式的傷口。
“被蛇咬了!”盧先生立即趕往醫院就診。醫生在為他清理傷口時,發現一顆長度約0.5厘米的蛇類毒牙殘留在傷口里。結合盧先生的臨床表現,醫生判斷他的傷口為蛇傷,“行兇”蛇類為竹葉青。經注射抗蛇毒血清和對癥治療,盧先生目前已無大礙。
醫生從盧先生傷口內取出的毒蛇斷牙。北海市人民醫院供圖
無獨有偶,上月底,防城港市防城區的謝女士在菜地摘豆角時,不幸被一條盤纏在豆秧上的竹葉青咬傷。謝女士家人將她送往當地醫院治療,目前已痊愈。
消防人員及時處理蛇患。防城港市消防救援支隊供圖
除了野外,很多蛇類也會闖進民居或工廠。5月15日上午,防城港市防城區一間工廠里,一名員工在整理車間角落的廢棄編織袋時,突然竄出一條眼鏡蛇,向他發起攻擊。所幸這名員工反應迅速,沒被毒蛇所傷。接到報警求助后,消防員成功將這條眼鏡蛇抓獲。
近期,醫院收治的蛇傷患者有所增加。據統計,今年1月至今,北海市人民醫院共接診25例蛇傷患者,其中4月1日至5月13日接診的蛇傷患者就多達18例,致傷最多的蛇類為竹葉青,共有17例;防城港市中醫醫院接診蛇咬傷患者10例,其中被竹葉青咬傷患者3例。
就診患者提供的傷人竹葉青圖片。北海市人民醫院供圖
被蛇咬傷了怎么辦
防城港市中醫醫院作為該市唯一的蛇傷救治中心,承擔著防城港所有蛇傷患者的救治工作。該院急診科主任黃忠紹介紹,他們在接診中發現,部分群眾對于被毒蛇咬傷后的應急處理存在誤區,有的群眾在對蛇毒種類未明確的情況下貿然切開傷口,這樣除了容易造成感染,還可能引發出血風險;有到群眾情急之下用嘴直接對著傷口吮吸毒液,如果吮吸者口腔有破損,反而更容易導致中毒。
黃忠紹提醒,在施救蛇傷患者時,一定要注意采用正確方法。患者被蛇咬傷后,應立即在傷口近心端(離傷口5厘米處)進行綁扎,擠壓傷口排毒,減少毒素吸收;同時應保持安靜,避免劇烈運動,盡快送醫;到達醫院后,立即沖洗傷口,清除傷口表面毒液及污物,使用抗蛇毒血清等進行治療。
消防人員及時處理蛇患。防城港市消防救援支隊供圖
如何預防被蛇咬傷
欽州市林業局野生動植物保護站站長吳麗麗提醒,蛇類喜歡生活在潮濕陰涼雜草和灌木比較豐富的地方,若未受到驚擾,蛇類一般不會主動攻擊人類。群眾生活區要定期清理雜草和噴灑硫磺粉等驅蛇藥品。戶外活動時,應盡量避免進入雜草區或者灌木豐富的地帶。
為何竹葉青傷人比例偏高?吳麗麗分析認為,竹葉青屬于樹棲蛇類,全身青色,與棲息的樹木葉子顏色接近,不易被人察覺。當有人無意中接近或觸碰到竹葉青棲息處時,它們受到驚擾或感覺到威脅,便會攻擊人類。建議大家進入山林不要隨意倚靠林木,提高警惕,并做好防護。
竹葉青圖片。防城港市中醫醫院供圖
防城港市消防救援支隊宣傳員黃明發介紹,蛇類在5月至11月,尤其是悶熱天氣、雨后初晴或久雨驟晴時最為活躍,群眾居家應及時關閉門窗、開窗通風時關好紗窗,在戶外活動時可用木棍探路,穿長袖衣褲做好防護。若遇到蛇類,大家務必保持鎮定,切勿擅自捕捉或攻擊,應立即撤離至安全區域,撥打119報警,并說明蛇類位置和特征。
消防人員成功處置竄入居民區的蛇類。防城港市消防救援支隊供圖
來源丨南國早報全媒體記者 周隆富
責編丨顏 夢
校對丨麥雪莉
審核丨譚雙梅
終審丨孫 妮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微生活推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