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圈的風云變幻總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5月15日,一則重磅舉報將74歲的"國民影后"劉曉慶再度推向風口浪尖——繼姐弟戀風波后,74歲的劉曉慶因“偷稅漏稅”遭實名舉報。
此事不僅牽涉?zhèn)€人信譽,更因劉曉慶曾于2002年因逃稅入獄的過往,讓公眾對明星社會責任與法律底線展開輿論交鋒。22年前曾因偷稅1458萬入獄422天的劉曉慶是否再度重蹈覆轍?引發(fā)社會的廣泛關注。
劉曉慶再陷偷稅丑聞?
根據(jù)爆料人王先生的指控內容顯示,劉曉慶在上海的全資公司上海弈熙文化傳媒中心通過開具增值稅發(fā)票的方式規(guī)避個人所得稅。
2020年12月,劉曉慶珠寶(寧波)有限公司向王先生關聯(lián)企業(yè)借款330萬元。2021年1月,劉曉慶以個人名義與該公司簽訂“形象代言合同”,把這330萬元款項巧妙地轉入了她全資控股的上海弈熙文化傳媒中心。
企查查信息顯示,弈熙傳媒注冊于2017年,注冊資本僅3萬元,被指無實際經(jīng)營場地、員工和社保繳納記錄,屬于“空殼公司”。而這家空殼公司卻在2021年2月到4月間,密集開具了42張面值300多萬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后來劉曉慶又以0元將此空殼公司34%的股權轉給了使用虛假身份證的“許可筠”。
王先生認為,劉曉慶這是利用小微企業(yè)6%的增值稅率,替代本應繳納的27%以上個人所得稅,涉嫌偷逃稅款約69.3萬元。同時王先生出示的檢舉稅收違法行為記錄單上還明確寫道,劉曉慶在上海有多次被要求補稅的行政處罰,據(jù)說三次都是因為偷稅漏稅,屬于多次違法。
15日晚間,劉曉慶通過微博發(fā)表公開聲明:本人與舉報人王某并不認識,也從無交集。王某舉報內容與客觀事實不符,純屬惡意舉報。
目前,上海市稅務局第四稽查局已受理此案,將對劉曉慶及相關公司展開調查。事情真相驚呆調查結果。
曾因偷稅漏稅入獄
劉曉慶的稅務風波并非首次。
早在 2002 年,劉曉慶就因名下公司偷稅漏稅問題被卷入巨大的風波之中。當時,稅務部門經(jīng)過調查發(fā)現(xiàn),劉曉慶公司存在嚴重的偷漏稅行為,金額高達1458萬元。這一事件震驚了整個娛樂圈,劉曉慶也因此被刑事拘留長達 422 天。她的妹夫更因此事被判處了三年有期徒刑,公司被罰款710萬元。
這一經(jīng)歷成為其人生轉折點,最終劉曉慶通過拍賣房產(chǎn)補繳稅款后未被起訴,但形象一落千丈,演藝事業(yè)也基本歸零。
但劉曉慶憑借著頑強的毅力和多年積累的演藝功底,從橫店群演開始重新打拼,逐步挽回公眾形象。近年更通過直播帶貨年入千萬,被網(wǎng)友戲稱"帶貨女王"。她曾說:“只要不死。除了生死,都是小事。”
而今74歲的劉曉慶依然活躍在娛樂圈且作品不斷。今年初,綜藝節(jié)目《一路繁花》的熱播,讓劉曉慶再度得到了人們的關注。被網(wǎng)友稱為“慶奶”的她,稱“74歲正是好年華”,在該檔綜藝中,劉曉慶展現(xiàn)出比其他年輕嘉賓還要旺盛的生命力,為她贏得了一波網(wǎng)絡流量和正面評價。今年3月底,74歲劉曉慶主演的短劇《萌寶助攻:五十歲婚寵》正式開播。這是劉曉慶首次出演短劇,開播前便引起較大關注,開播評分也達到了9.4分。近日,劉曉慶參演的古裝劇《折腰》也正式開播。
《萌寶助攻:五十歲婚寵》劇照
與此同時,劉曉慶的私生活也新聞不斷。早年的婚內出軌,近年又有前男友發(fā)出炸裂的聊天記錄和視頻。而她高調回應“我吸引你,是你的榮幸;你被我吸引,證明我有魅力”,這種“多大點事兒啊”的灑脫態(tài)度,當時也引發(fā)了不小爭議。
娛樂圈偷稅漏稅重災區(qū)
事實上,劉曉慶并不是娛樂圈第一位偷稅漏稅被曝光的明星。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著名歌手毛阿敏就被曝多次采取不正當手段偷稅漏稅。1989年,毛阿敏首次被爆偷稅,最終通過補交罰款和稅款、并在全國范圍內公開道歉而結束。90年代中期,國家稅務總局再次查出毛阿敏自1994年至1996年之間有65場演出有違法行為,少繳稅款106萬元,毛阿敏被處以3倍罰款,職業(yè)生涯也基本斷送,只能遠走他國。直到2000年初她才繳清所欠罰款,2001年回國。
毛阿敏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稅收監(jiān)管力度的不斷加大,依然有多位明星因為涉嫌逃稅而被曝光。在被曝光的演藝人員名單中,影響和金額最大的莫過于一線花旦范冰冰。
2018年,范冰冰被崔永元爆出了陰陽合同和偷稅漏稅的行為,之后在有關部門詳細的調查后,查實范冰冰在電影《大轟炸》劇組拍攝過程中,偷逃稅730萬元。此外,還查出了范冰冰個人和公司少繳稅款2.48億元,其中偷逃稅款1.34億元。范冰冰偷漏個人所得稅和公司偷漏稅一共2.55億元。之后范冰冰在限期內繳清了8.8億元網(wǎng)民幣的欠稅及罰款,未被追究刑事責任。雖然僥幸躲過了牢獄之災,但如日中天的演藝事業(yè)卻陷入停滯。
范冰冰事件還引發(fā)了對影視行業(yè)稅收秩序的專項整治。同年,國家稅務總局要求所有影視從業(yè)人員自查自糾,按時補繳稅款。據(jù)報道,影視行業(yè)從業(yè)人員累計自查申報稅款117.47億元,大眾熟知的吳京、鄧超、孫儷、趙麗穎、黃曉明、楊穎等諸多耳熟能詳?shù)拿餍蔷黄爻霈F(xiàn)在補稅名單上。
然而娛圈偷稅漏稅之風依然未能杜絕。
2022年3月,演員鄧倫逃稅漏稅1.06億的消息登上熱搜。據(jù)悉,鄧倫在2019年至2020年期間,通過虛構業(yè)務轉換收入性質進行虛假申報,偷逃個人所得稅4765.82萬元,其他少繳個人所得稅1399.32萬元。最終,鄧倫被追繳稅款、加收滯納金并處罰款,共計1.06億元。因為逃稅,鄧倫被封殺至今。
2022年9月,因代孕風波而掀起輿論巨浪的鄭爽,被上海市稅務局第一稽查局查明少申報個人收入1.91億元,偷稅4526.96萬元,其他少繳稅款2652.07萬元。稅務局依法作出對鄭爽追繳稅款、加收滯納金并處罰款共計2.99億元的處理處罰決定。最終鄭爽被罰了2.99億,遭全網(wǎng)封殺,影視作品遭到下架,本人也因一系列官司糾紛遠遁海外,銷聲匿跡。
燈紅酒綠的娛樂圈,早已被公認是逃稅的“高危雷區(qū)”。根據(jù)《中國稅務年鑒》數(shù)據(jù),2022年文娛行業(yè)個稅申報總額同比下降18%,但同期明星片酬卻暴漲35%,增長的片酬收入和應稅收入的不對等。有業(yè)內人士透露,現(xiàn)在明星團隊標配:3個工作室+5個空殼公司+10個信托基金。逃稅的方式花樣百出,個中貓膩,不言而喻。
社會公平需要依法維護
有律師表示,若查實劉曉慶存在主觀故意逃稅行為,除需補繳巨額稅款、可能面臨刑事追責外,還可能引發(fā)對其商業(yè)合作方、關聯(lián)企業(yè)的連帶責任追溯。而此次事件之所以引發(fā)強烈輿論反響,既因劉曉慶作為公眾人物的特殊身份,也與其歷史稅務問題形成疊加效應。
長久以來,內娛的高收入就一直是社會熱議話題。明星們動輒上億的演出費、日入208萬的新聞不斷刷新公眾的認知。而娛樂圈長期存在“以小博大”的避稅思維,部分明星通過成立工作室、利用稅收洼地等方式規(guī)避稅款,這種“行業(yè)默契”讓合規(guī)意識淪為口號。
“明星賺錢太容易”“社會財富分配機制不公”等問題的不斷發(fā)酵,更反映了深層的社會情緒。普通民眾月入幾千尚且需要老老實實交稅,明星作為高收入群體及公眾人物,擁有著巨大的社會影響力和超出普羅大眾千萬倍的豐厚收入,更有義務以身作則,遵守法律法規(guī),依法納稅。這些聲音背后,是大家對社會公平正義的渴望。
從范冰冰到鄭爽,再到如今的劉曉慶,明星稅務案件的“劇本”不斷重演,已經(jīng)說明行業(yè)合規(guī)意識依然存在缺失。明星們一方面享受“日入208萬”的超高收入,一方面又通過各種手段偷逃避稅規(guī)避社會責任,不僅是對社會分配機制公平性的傷害,更是對法治的漠視與踐踏。
唯有將“依法納稅”刻入職業(yè)基因,敬畏法律,尊重觀眾,明星才能真正擺脫“塌房”危機,在聚光燈下走得更穩(wěn)、更遠,法治社會才能實現(xiàn)長治久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