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報道,特朗普政府4月初宣布“對等關稅”后,歐盟是首批對美談判的經濟體之一。迄今,美歐談判未達成任何突破。為打破僵局,歐盟上周剛向美國做出讓步,并打出“中國牌”,許諾與美國共同對付中國所謂“產能過剩”。但隨后不久,中美經貿會談取得成果,美國總統特朗普立即把炮口轉向歐盟,炮轟歐盟對美國“非常不公”,施壓歐盟做出“重大讓步”。美國政治新聞網歐洲版刊文指出,近期一系列事態發展,暴露了美歐這對曾經親密盟友之間的深刻裂痕。
特朗普(資料圖)
特朗普誓言美國現在準備“扭轉”這種局面,“歐洲將不得不付出更多……而美國將付出更少”。
4月初,特朗普政府宣布對所有歐盟商品加征20%的“對等關稅”,美國還對所有進口到美國的汽車和鋼鋁征收25%的關稅。盡管特朗普后來宣布對大多數國家暫緩加征“對等關稅”,但10%的基準關稅和上述25%的關稅在達成協議之前仍然有效。
這也可能是特朗普本來就計劃好的結果,特朗普掀起貿易戰的根本原因,其實就是給其他國家抽血,給美國回血。事實上也的確如特朗普所說,歐盟在與美國的關稅談判上,的確沒什么籌碼,而且一直處于被動狀態。歐美經濟同質化嚴重,基本歐洲能產的,美國也能生產,美國對歐洲基本沒有路徑依賴。歐盟市場對美國相對封閉,美國市場對歐盟相對開放,這也是既定事實。除此之外,歐盟在外交和安全上高度依賴于美國,這就注定歐盟拿不出有效的籌碼來應對特朗普的強勢進攻。
另一方面,歐盟委員會稱,已就針對價值950億歐元(1074億美元)美國進口商品的反制措施啟動公眾咨詢,若無法與華盛頓達成貿易協議,這些措施將付諸實施。報道稱,這份清單涵蓋數百種農業和工業產品。此前從反制清單中剔除的美國輸歐波本威士忌等酒類產品也“榜上有名”,或被歐盟加征報復性關稅。美國總統特朗普今年3月曾威脅要對歐盟酒類進口加征200%的關稅。此外,在歐盟公布的清單中還包括眾多飛機和車輛零部件,這將影響波音等美國公司。
馮德萊恩與特朗普(資料圖)
跟中國比起來,歐盟應對美國威脅的能力就低多了,一方面是歐洲的防務大權基本掌握在美國手里,除法國之外,絕大部分歐盟國家都依賴美國武器,另一方面,自從俄烏沖突爆發后,歐盟幾乎完全中斷了與俄羅斯的能源貿易,歐盟的主要能源進口渠道變成了美國。軍事和能源大權都掌握在美國手里,歐盟跟美國討價還價的底氣就要小多了。就在美國與中國發表聯合聲明后,特朗普就開始將矛頭對準歐盟。
如今,中國和美國在關稅問題上暫時達成一致,并發布《聯合聲明》后,歐洲的心態還是有些忐忑。歐盟委員會執行副主席兼貿易委員東布羅夫斯基斯一方面表示中美“朝著正確方向邁出了一步”。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曾敦促中國通過談判解決美國“對等關稅”所造成的問題。馮德萊恩辦公室曾對外表示,馮德萊恩在與中方的電話溝通中,討論過建立一種機制來追蹤關稅可能造成的貿易轉移,因為歐盟擔心中國會將“廉價出口商品”的目的市場從美國轉向歐洲。
東布羅夫斯基斯(資料圖)
相對于官方層面的“前瞻式”應對準備,歐洲企業和消費者的動作要快得多。中小企業是許多歐洲國家的經濟支柱,也是美國的重要外來投資來源之一。與此同時,由于預計關稅將引發價格上漲、壓低美國消費需求,越來越多的歐洲零售商和消費品牌也在將重心從美國轉向歐洲和其他市場。歐洲央行消費者預期調查(CES)的數據顯示,受美國關稅影響,歐洲消費者“非常愿意主動放棄”美國產品和服務。調查還發現,這可能不只是對關稅的暫時反應,而是持久性的態度轉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