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財鯨眼」,做復雜市場的清醒者!
- . -
引言:
“ 歷經4年5次沖擊港交所,綠茶集團終于成功上市,卻遭遇開盤破發。看似搭上餐飲上市熱潮的快車,實則暗藏經營增長危機,其靠大規模開店拉動營收,卻面臨單店盈利能力下降等諸多問題,未來該何去何從?”
本文為財鯨眼原創
作者:文博
編輯:小凡
微信公眾號:caijingyan
上市即破發,坎坷之路暴露短板
4年漫長等待,5次不懈嘗試,綠茶集團終于在5月16日正式于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股票代碼“6831”,發售價為每股7.19港元。然而,現實卻給了綠茶集團當頭一棒,開盤后股價便跌破發行價,截至當日午市收盤,股價每股報6.79元,下跌5.56%。這場期待已久的上市之旅,似乎并未如預想般順利。
回顧綠茶集團的上市之路,可謂充滿波折。早在2021年3月,它就遞交了港股上市申請,此后卻多次遭遇招股書失效,不得不重新遞表。直至2024年6月再次啟動上市,并在12月第5次遞表,才終于成功上市。如此坎坷的歷程,除了受2022年疫情導致業績暴跌以及當時港股餐飲板塊整體低迷的外部環境影響外,也暴露出綠茶集團自身存在的短板,讓資本對其業績和成長性信心不足。
餐飲上市熱潮下,增長與資本的錯位
當下,港股市場掀起了一股中國餐飲上市熱潮。蜜雪冰城今年 3 月在港股上市后,霸王茶姬和滬上阿姨也分別登陸美股和港股,老鄉雞和遇見小面同樣在沖擊港股上市。但整體來看,這些企業的增長態勢與資本市場的熱情并不完全匹配。政策層面雖鼓勵提振消費,餐飲企業因內卷加劇也急需資本加持以對抗風險,但資本更看重行業拐點信號而非當下數據。此次餐飲上市熱潮,很大程度上是上一輪餐飲瘋狂資本化的結果,2018 - 2021 年投資的餐飲項目,如今大多到了投資基金要退出的時間節點。
營收增長靠開店,單店效益卻下滑
從綠茶集團招股書呈現的經營表現來看,雖有亮點但也存在諸多問題。2021-2024年,其營收穩步增長,分別實現22.93億元、23.75億元、35.89億元、38.38億元;凈利潤也有所提升,同期分別為1.14億元、1657.9萬元、2.96億元和3.5億元。然而,其營收增長主要依賴門店擴張,同期新開餐廳數量分別為59家、47家、89家和120家,關閉餐廳為3家、7家、5家和15家。大規模開店雖拉動了整體營收,卻攤薄了單店盈利能力,為未來擴張埋下隱患。
關鍵指標下滑,經營困境凸顯
關鍵經營指標也暴露出綠茶集團的困境。2024 年,綠茶所有地區的同店銷售額都減少,每家餐廳平均同店銷售額為 1033 萬元,低于 2023 年的 1151.9 萬元。人均消費也跌至 56.2 元,創近年來新低,此前 2021 - 2023 年平均消費還在 60 元以上。整體翻臺率也從 2023 年的 3.30 次下降至 2024 年的 3.00 次。這一方面是受整體消費環境不振影響,消費者減少外出用餐支出和次數,餐飲行業價格戰也對其造成沖擊;另一方面,綠茶作為休閑中式餐廳正餐,相比快餐受到的影響更大。
圖片來源:綠茶集團招股書
品牌產品受挑戰,擴張模式存疑
曾經,綠茶餐廳憑借文藝調性和 “面包誘惑”“綠茶烤雞” 等網紅產品在年輕消費群體中走紅,創始人王勤松曾表示翻臺率一天 4 次是下限,7 次是上限,當時最高日均翻臺率可達 6 - 8 次,候餐超 2 小時。但在社交網絡與餐飲快速更新迭代的浪潮中,綠茶的品牌力和產品力受到挑戰。如今,它開始被貼上 “難吃預制菜” 的標簽。盡管從合規角度看,連鎖餐飲企業應用中央廚房模式制作配送的菜品不屬于預制菜,且證監會也曾就食品安全、供應鏈及預制菜占比問詢綠茶,而綠茶雖未自建中央廚房,靠第三方實現菜品標準化并已啟動自建計劃,但消費者更在意菜品口感和就餐體驗,資本市場則關注商業模式能否標準化、規模化擴張及經營增長的長期性。
對于綠茶集團而言,支撐營收增長的門店擴張模式能否持續也存在疑問。2024 年它開出 120 家新餐廳,完成了招股書中的目標,2025 - 2027 年還計劃開 150 家、200 家和 213 家新餐廳,重點向二三線及以下城市發力。但當前消費低迷、競爭加劇,餐飲市場呈現 “大開大關”“供給過剩” 局面,2024 年上半年中國餐飲企業注銷、吊銷數量達 105.6 萬家。而且綠茶超 80% 門店位于商場,隨著商場和購物中心增速放緩進入存量優化階段,加之其直營模式開店,門店持續擴張面臨巨大挑戰。
上市不是終點,經營增長壓力猶存
即便成功上市,餐飲企業的經營增長壓力依然存在。奈雪的茶 2024 年虧損 9.26 億元,海倫司 2024 年營收和凈利潤均明顯下滑,二者與 2021 年上市首日市值相比下滑均超 90%。綠茶集團該如何在困境中突圍,實現可持續發展,值得我們持續關注。
(注意:文中主要數據來源于公司招股書,部分觀點來源于界面新聞。文中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
尾聲:
“ 綠茶集團上市破發背后,是經營模式與行業挑戰的重重困境。未來它能否突破瓶頸,扭轉局面?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看法,一起探討餐飲企業的發展之路。”
# # #
關注「財鯨眼」,做復雜市場的清醒者!
聲明:關于內容準確性的補充說明
內容核實承諾:「財鯨眼」致力于提供客觀、準確的內容,但不排除因信息更新滯后、數據來源差異或理解偏差導致內容存在瑕疵。
讀者反饋通道:若您發現文章中存在數據錯誤、事實性偏差或邏輯爭議,可通過以下方式聯系我們及時調整:
1、郵箱:caijingyan66@163.com
2、后臺留言:請在文章底部點擊“發消息”并提供具體指正內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