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下午,2025年世界數字教育大會第五平行會議“智能時代教師角色轉變與能力提升”于武漢國際會議中心舉行。此次會議由教育部教師工作司指導,華中師范大學承辦,匯聚了來自12個國家和地區的140余位教育部門負責人、教育機構代表、國際組織專家及教育數字化研究領域學者,圍繞人工智能時代教師發展展開深度探討,旨在推動全球教育數字化進程中的教師合作與對話。
湖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楊云彥,塞拉利昂技術與高等教育部副部長薩爾喬·阿齊茲·卡馬拉,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司長俞偉躍,華中師范大學校長彭雙階出席會議并致辭,開幕式由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副司長韓勁紅主持 。
主旨報告環節,來自德國、俄羅斯、新加坡、英國、加拿大等國及國內的知名專家學者,包括德國柏林洪堡大學副校長尼爾斯·平克瓦特、華中師范大學黨委書記夏立新等,圍繞智能時代教師角色轉變與能力提升主題,分享了各國在該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與實踐經驗。
在圓桌討論環節,加拿大渥太華大學校長雅克·弗雷蒙、香港嶺南大學校長及數據科學講座教授秦泗釗等嘉賓,聚焦“人工智能與未來教師”議題展開研討,呼吁建立跨國教育合作機制,推動智能教育生態共建,引發與會代表廣泛共鳴。
案例分享環節,來自海南、寧夏的三位中學教師展示了課堂教學與教研實踐成果,科大訊飛公司也分享了教育人工智能領域的最新技術研發和系統應用成果。
值得關注的是,華中師范大學黨委書記夏立新作《智能時代師范生培養,他指出智能時代人才培養目標轉變,教育變革亟需培養高數字素養教師。華師已構建線上線下融合環境與訓練平臺,研發“小雅”平臺開設6.7萬個課程空間、建設292萬余個數字資源,打造AI學習場景,探索數據驅動培養模式。他強調,教師角色正向“AI教育架構師”轉變,需深化技術理解、融合應用場景、前置倫理責任、堅持專業發展;智能技術也將通過革新培養體系、資源建設等,推動教師教育高質量發展。此次會議為全球教師發展指明方向,助力教育數字化進程加速。
在成果發布環節,華中師范大學吳砥教授代表團隊發布年度《中小學教師數字素養報告》,為了解全國中小學教師數字素養發展情況提供重要參考。(中國日報湖北記者站:周荔華 劉坤/黨波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