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教育是國家發展的基石,它在培養創新人才、推動科技進步以促進經濟發展方面發揮關鍵作用,同時能提升國民科學素養與社會責任感,傳承和創新科學文化,還為國家安全提供軍事科技人才與科技競爭力支撐,對國家和社會的全面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戰略意義。環翠區在科學教育領域積極探索、大膽創新,通過科學副校長聘任、科學課程開發、科學活動開展三措并舉,強化家校社協同育人教聯體機制,為科學教育注入強大動力,培養學生科學素養和創新能力。
一、聘任科學副校長:“教聯體”匯聚專業強核力
環翠區牢牢把握專業人才對科學教育的關鍵作用,精心組織科學副校長聘任工作,從科研機構、高校和企業中優中選優,選拔出36位涵蓋多個科學領域的頂尖專家擔任科學副校長,實現全區中小學科學副校長配備全覆蓋。科學副校長不僅為學生帶來前沿科學知識,還深度參與學校科學教育規劃、課程建設和教師培訓。同時,他們利用自身資源,為學校與科研機構、企業牽線搭橋,促進產學研合作,拓展學生實踐渠道,實現家校社在師資力量上的協同,為科學教育提供專業引領。
二、開發特色科學課程:“教聯體”夯實教育硬根基
環翠區以“普惠+特長”為導向,開發特色科學課程體系,推進城鄉一體化科學教育,完善家校社協同的課程實施機制。構建“1+N”多維度、層次化的區域課程體系,在原有課程基礎上融入創新元素。遵循“面向全體與發展個體”“區域普惠與學校特色”“課堂教學與校外研學”相結合的原則,為學生提供優質多元學習資源,探索多學科融合、城鄉一體化課程實施路徑,確立多學科融合推進機制,借助多門課程實現科創課程融合。在城鄉一體化方面,實現硬件配備、實施策略、教研培訓、家庭教育四個一體化。通過線上平臺進行學習,提升科學素養,更好地輔導孩子;學校和教育部門主導課程實施和教師培訓;社會提供科學副校長、科技館、高校實驗室等人力物力資源,多方協同確保課程有效實施,讓科學教育覆蓋全體學生,提升學生科學素養。
三、開展豐富科學活動:“教聯體”點燃探索新引擎
環翠區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科學活動,激發學生對科學的興趣和探索熱情,打造家校社協同育人的實踐平臺。2025年以來,科學副校長和專家學者走進校園舉辦各類科普講座30余場。如,哈工大(威海)齊曉輝教授以“北斗與雷達”為主題的講座,讓學生置身科技前沿。學校還組織科技節、科技創新大賽等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在實踐中鍛煉動手能力和創新思維。家庭在科學活動中也發揮著重要作用,家長們通過家校互通平臺、家長大講堂等渠道,學習科學教育知識,與孩子一起參與家庭趣味實驗,給予孩子情感支持和陪伴。社會力量同樣積極參與,科技館、博物館等場所免費向學生開放,提供科普資源;企業與學校共建實踐基地,為學生提供實踐機會。這些活動讓學生在家庭、學校、社會不同場景中感受科學樂趣,實現家校社全方位協同育人。
環翠區通過強化家校社協同育人“教聯體”機制,為學生打造了全方位、多層次的科學教育環境,為培養未來科技創新人才奠定堅實基礎,成為科學教育改革的成功范例。
聲明
本文來源于威海市環翠區教育和體育局。以上圖文,貴在分享,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內容僅為作者觀點,并不代表本公眾號立場。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本文編輯:小機靈兒
責任編輯:林美妮
山東教育發布 |
| | | |
投稿/新聞線索/爆料視頻
一經采用將獲得線索獎勵
點推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