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汶川地震的廢墟上,一座嶄新的校園曾點亮了無數災區孩子的希望。2008年,國華人壽聯合天平汽車保險、江蘇省海外交流協會共同捐資380萬元重建綿竹市麓棠鎮鄧林小學,為300余名師生筑起了安全溫暖的教育家園。如今,這座承載著特殊歷史記憶的校園即將開啟新的使命,成為助力鄉村振興的蔬菜加工基地,續寫公益事業的新篇章。
十七年前,當汶川地震的噩耗傳來,國華人壽第一時間伸出援手,攜手合作伙伴捐建了包括教學樓、功能室、多功能廚房和水沖式廁所在內的現代化校舍,為六個年級教學班和兩個幼兒班提供了優質的教學環境。得益于完善的硬件設施和優質的師資力量,學校教學質量長期位居全鎮前列,得到了家長和社會的一致認同和好評。這所愛心學校培養的學子們如今已在各行各業嶄露頭角:陳詩琴、何聰等校友畢業后投身教育事業,分別在德陽天元學校和宜賓市筠連縣中學任教;張麗校友從成都大學畢業后進入航空領域,在成都某飛機制造企業貢獻才智。這些從鄧林小學走出的學子,如今正在各行各業貢獻著自己的力量,用實際行動詮釋著教育的價值,也見證著國華人壽公益行動的深遠影響。
隨著城鎮化進程加快,大批人口外流,鄧林小學面臨生源減少的現實挑戰。從2010年重建時的270余名學生,到2019年僅剩70余人。經過審慎研究,國華人壽與當地政府達成共識,決定將校舍移交用作蔬菜加工基地。這一轉變既是對國家盤活閑置資產政策的積極響應,更是對公益資源價值的深度挖掘。曾經任教于此的老教師動情地說:"雖然不舍,但讓校舍繼續服務鄉親們,何嘗不是對愛心最好的延續。"
從抗震救災到鄉村振興,國華人壽始終踐行著企業的社會責任。國華人壽公益基金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公益不是一時的捐贈,而是持續的責任。我們欣慰地看到鄧林小學完成了教育使命,更期待它在鄉村振興中延續愛心。"據悉,2024年國華人壽公益基金會累計投入逾百萬元,在全國開展22個公益項目,惠及數萬名群眾,在助老扶老、鄉村振興等多個領域持續發力。
這座佇立在川西平原上的校園,見證了災難中的大愛無疆,記載著重建路上的堅韌不拔,如今又將投身鄉村振興的時代洪流。它的變遷,正是中國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生動寫照,也是公益事業與時俱進的真實縮影。國華人壽將繼續秉持"讓每個家庭擁有保障和幸福"的企業使命,在服務國家戰略、助力民生改善的道路上堅定前行。
本文源自:金融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