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談判還沒正式開始,就陷入了僵局。俄羅斯這邊在談判桌上遲遲等不到人,烏克蘭則是對時間安排含糊其詞,遲遲不肯給個準話。
各路媒體倒是早早就到會場門口蹲守,可等了大半天,都沒見到兩國代表團,烏克蘭甚至聲稱會談的時間是“假消息”。
作為東道主,土耳其自然不想看到俄烏見都不見就不歡而散,連夜與雙方接觸,總算是把人都留了下來,商定第二天再談。
【特朗普決定親自上陣和普京談】
可是在會談開始前,就出現這么多波折,已經沒有人覺得,俄烏這次直接會談,還能夠再產出什么成果。到了談判桌上,兩邊代表團大概就是各自表明立場,互相指責一番,然后回去該干嘛干嘛。
順帶一提,這場直接會談,是普京親自提議的,烏克蘭答應下來后,決定反客為主,澤連斯基放出消息,說自己會在會場等著普京“大駕光臨”。
為了證明自己所言非虛,他早早抵達了伊斯坦布爾,極大地拉高了外界對俄烏元首會談的期待。
其中自然也包括特朗普在內,他一度有了臨時改變行程,去土耳其湊熱鬧的打算。
后來發生的事情我們也知道了,俄羅斯直到最后一刻才敲定代表團名單,里面級別最高的三人,分別是總統助理梅金斯基、副外長加盧津,以及國防部副部長福明。普京的名字壓根就不在名單里面。
【俄烏談判陷入僵局,美國已不耐煩,想靠元首會晤一錘定音】
反觀烏克蘭這邊的代表團陣容,核心決策層里有頭有臉的人物都到了,國防部長烏梅羅夫,總統辦公室主任葉爾馬克,外長瑟比加,安全局長馬柳克,甚至還有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參謀長格納托夫,可見是一個全方位、綜合性的代表團。
這倒不是說烏克蘭對這次會談有多么上心,只是迫于西方的政治壓力,需要擺出“認真談判”的姿態。
相比起來,俄羅斯就沒有那么多顧慮,能自主把控談判的節奏。
僅從職務來看,俄烏代表團顯然不是一個級別的,等到了面對面的時候,怎么談怎么別扭。
澤連斯基非常失望,直斥普京虛偽,形容俄方代表團為“擺設”,因為他們顯然無法直接做出任何重大決定、
【俄羅斯代表團級別最高的是總統助理】
普京這個正主不來,澤連斯基也就沒必要久待,與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見了一面后,很快打道回府。
特朗普也改變主意,讓國務卿魯比奧代替自己出面,草草應付了事。
盡管俄烏代表團規格如此懸殊,在美國眼里都沒區別。魯比奧直截了當地告訴媒體,這是一次級別較低的會談,自己沒有參與其中的必要。
俄烏和談再度陷入遲滯,這種僵局該如何打破?
特朗普的想法是,干脆把烏克蘭排除在外,自己親自上陣,和普京面對面地談上一場。俄烏現在都推三阻四,美國的耐心早就已經到了極限。
【普京不來,澤連斯基也不打算久留】
要不是特朗普還顧忌自己對選民的承諾,或許早就選擇抽身而出,把爛攤子留給別人收拾。
問題在于,能不能靠美俄元首會晤,為俄烏和平進程一錘定音,這不是特朗普能單方面決定的,還得看俄羅斯給不給這個面子。
美俄元首會晤何時舉行,美國與俄羅斯給出的口風各不相同。白宮的語氣相對而言樂觀一些,美國總統副助理對美媒暗示,只要時機成熟,預計特朗普與普京將“很快見面”。
結果被問到“很快”究竟是多快,他也說不出一個所以然,反而對這個問題表現出了相當不耐的態度。
俄羅斯這邊就干脆許多了,克里姆林宮直接表示,近期完全沒有進行美俄元首會晤方面的籌備工作,雙方也沒有就具體議題達成一致。
我們也能看到,最近這大半個月,俄羅斯的重心完全放在“勝利日”80周年紀念活動上,接待其他國家領導人,美俄互動的優先級難免要往后放。
【見完埃爾多安,澤連斯基就打道回府】
再說了,俄羅斯不希望元首會晤只是走過場,而是要有的放矢,這需要兩國外交團隊漫長周密的準備工作,而不是臨時起意。
另外還有一個問題,即便最后特朗普與普京見上了,就俄烏和平達成了共識,作為沖突當事方之一,烏克蘭愿不愿意被美國代表?
從特朗普與澤連斯基過去幾次打交道的結果來看,美國想要拿捏烏克蘭,免不了費一番周折。
美烏確實簽署了礦產協議,可里面并不包含美國最想要的那些條款,很顯然,只要歐盟還站在烏克蘭這一邊,澤連斯基還有守住底線的能力。
不過還是那句話,對美國來講,施壓烏克蘭,總比施壓俄羅斯要容易得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