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月亮
編輯/小魚
“這么簡單的題目,還想阻止我打工?”
2019年一則高考采訪引發(fā)了很大爭議,網(wǎng)友們對這個口吐狂言的男孩發(fā)起了群嘲。
即使他考了713分的好成績,但有些人依舊用一句“鳳凰男”定義了他的未來。
從大山里走出來的林萬東以這樣的方式被大眾熟知。
但天崩開局的他靠著自己的努力成功改寫了命運,用實力打臉了所不看好他的人。
史上最“狂”的高考狀元
2019年的夏天格外熱,高考結(jié)束鈴聲剛一響起,等在考場門口的記者們便逮著走出來的考生一陣“炮轟”。
率先走出考場的林萬東便這樣被圍住了,這個大山里的孩子又怎么懂得采訪的門道有多深,他只想快點結(jié)束,好去工地搬磚。
就這樣林萬東脫口而出:“這么簡單的題目,還想阻止我打工?”
扔下這句話后,他便揚長而去。
當時的他不知道自己的這句“狂言”會造成什么的影響,畢竟他只是想趕緊去工地報到,做一名勤勞的搬磚人。
但這段采訪放到網(wǎng)上引起了一場群嘲,要知道2019年的題目可是出了名的不簡單,林萬東不以為意的回答戳了不少失意考生的痛腳。
他們聯(lián)合起來,對著這位大山里的孩子瘋狂開炮,很多人都認為他在吹牛,成績還沒有出來就敢這么狂。
不少人覺得他連最基本的謙虛都不會,肯定考不出什么好成績。
網(wǎng)友們紛紛表示:坐等成績公布,看你幾時完。
這個時候林萬東根本不在意外面的流言,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搬手里磚。
他的沉默以對助長了不少網(wǎng)友的囂張氣焰,他們越發(fā)篤定林萬東就是在口嗨。
許多人紛紛期待起了成績發(fā)布的那天,坐等林萬東的打臉時刻。
結(jié)果成績一經(jīng)公布,不少人偃旗息鼓,林萬東以713分的成績成為了全縣的高考狀元,一只腳直接踏進了清華校園。
“真實力”還是“吹牛皮”一目了然,林萬東成功用成績堵住了一眾吃瓜群眾的嘴。
但還有一些人對此并不買賬,他們又抨擊起了林萬東的出身,紛紛表示就算考上清華又能怎么樣呢?到頭來不過是做“鳳凰男”的命。
此番言論一出,不少人迅速跟風下場,他們認為林萬東就算再努力也改變不了窮酸的宿命。
眼界狹窄的他就算金榜題名也不過是個“小鎮(zhèn)做題家”,以后也改變不了為五斗米折腰的結(jié)局。
這些話中的傲慢與偏見幾乎溢出了屏幕,一些城里人對著一個大山里的孩子進行“階級碾壓”。
也許是為了掩蓋自己的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也許是看不慣其他人有好的人生。
一些鍵盤俠的跋扈嘴臉確實令林萬東見識了一下物種多樣性。
那些嘲諷林萬東的人可能永遠都不知道,他能夠以713分的成績走到大眾面前究竟要付出多少努力?
直通工地的通知書
當林萬東收到清華錄取通知書時,他正在工地上揮灑汗水,磨出老繭的手接過那一紙通知書,他露出了一個輕舟已過萬重山的微笑。
比起那些失意落榜、來年再戰(zhàn)的考生,林萬東他從來都沒有試錯的資格。
他出生在云南宣威一個小村莊里,一出生便被四面的大山擋住了去路。
窘迫的生活讓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為了幫助父母分擔,林萬東在很小的時候便開始做家務、干農(nóng)活。
勞作上的辛苦令林萬東更加堅定了想要發(fā)奮學習的心,在教育資源落后的山村里,能夠上學是一件很奢侈的事。
林萬東的父母雖然大字不識幾個,但卻堅持讓兒子接受教育,他們用勤勞的雙手托舉起了兒子的未來。
為了讓兒子讀書,夫妻倆起早貪黑,不僅要辛苦耕作,還要四處打零工。
林萬東將父母的付出看在眼里,從小便用心學習,爭取出人頭地。
他的成績一直名列前茅,獎狀貼得滿墻都是。
兒子的優(yōu)秀令夫妻倆充滿了干勁兒,被困在大山里的小兩口拼了命也想讓兒子去到更遠的地方,見識一下大山外的世界。
一家人雖然日子過得緊巴巴,但卻十分幸福。生活的艱辛并沒有打倒他們,反而令他們更加堅定了自己的目標。
林萬東在學業(yè)上不敢懈怠,但他也沒有自持讀書人的清高,在課余時間便幫著家里干活,寒暑假他也會和父母一起下地勞作。
孝順努力的林萬東一直都是父母的驕傲,有這樣的孩子兩人十分驕傲,生活的苦難并沒有改變他們,反而令他們越發(fā)堅韌。
這份迎難而上的堅持也影響到了林萬東,令他在學習上越來越廢寢忘食,尤其上了高中后,他更是沉浸在題海之中無法自拔。
他深知家鄉(xiāng)教育事業(yè)的匱乏,自己還存在很多不足,為了能夠和別人站在同一起跑線上,林萬東幾乎將自己的全部精力都傾注在學習上。
但命運總愛捉弄人,在林萬東高一那年,他的爸爸突發(fā)腦梗,失去了勞動能力,家里的“頂梁柱”一夜坍塌,給了本就不富裕的家庭猛烈一擊。
沒過多久,林萬東的爺爺也病倒在床,這令他們境遇越發(fā)岌岌可危。
面對眼前的困境,林母孔大桃沒辦法只好肩負起家庭的重擔,她一邊照顧生病的丈夫和公公,一邊去縣城工地做力工。
為了讓兒子繼續(xù)念書,孔大桃用瘦弱的肩膀為他撐起了一片天。
看著母親日漸佝僂的背影,林萬東心疼不已。
但年幼的他無法分擔母親的壓力,只能更加努力讀書,爭取出人頭地,讓父母過上好日子。
在高中期間,他不僅在學校里埋頭苦讀,在家里更是書不離手,干完家務后一坐便是一大天,有時做起題來甚至會忘記吃飯。
孔大桃對兒子的狀態(tài)擔心不已,她怕兒子太過緊張從而弄巧成拙,也怕兒子的身體吃不消。
她便總是趕兒子去山里散風,但林萬東的兜里也總揣著真題和單詞書。
就這樣十年寒窗,一朝上戰(zhàn)場,林萬東下筆如有神,所有的努力終于為他贏得了高考的勝利。
全縣第一的林萬東成為了大山里的狀元,在九月成功踏入了清華大學的校園。
出人意料的決定
考上清華的林萬東也并沒有因此走上人生巔峰,閉塞的成長環(huán)境令他剛上學便觸了礁,選擇王牌專業(yè)電氣自動化的他根本跟不上老師的節(jié)奏。
復雜的理論和公式令他昏昏欲睡,沒碰過電腦的他猶如一個老年人,看著同窗們手機里的app和小程序,他茫然得如同老年人地鐵看手機。
當時的林萬東確實因為自己有限的眼界陷入了迷茫,但他并沒有因此氣餒,因為他知道自己上學的機會有多么來之不易。
于是林萬東選擇轉(zhuǎn)專業(yè),他決定哪里薄弱補哪里,他轉(zhuǎn)到了計算機技術專業(yè),既然沒碰過電腦,那就想辦法玩轉(zhuǎn)它。
比起身邊那些從小就活在網(wǎng)絡里的同學們,林萬東的開局只有一雙手,于是他開始重操舊業(yè),整理好想搬磚的心情,重新回到備戰(zhàn)高考的狀態(tài)。
除了上課和勤工儉學外,他把所有的時間都花在了學習上,每天泡在圖書館和計算機房里,兩耳不聞窗外事。
隨著林萬東的努力,他終于跨越了互聯(lián)網(wǎng)這座大山,在大三那年他修完了所有學業(yè),如愿跟上了同學們的腳步,徹底擺脫了“原始人”的標簽。
一畢業(yè),不少互聯(lián)網(wǎng)大廠向他拋出了橄欖枝,但他并沒有選擇去大廠搬磚,而是選擇回到云南,建設自己的家鄉(xiāng)。
他的決定不僅令老師們大跌眼鏡,就連當年那些揚言他會做“鳳凰男”的網(wǎng)友們也為此驚掉了下巴。
時隔四年的巴掌如約而至,不知道打疼了誰的臉?
林萬東用實力證明了他的人生并不是軌道,而是曠野。
他拋棄30萬年薪,回到家鄉(xiāng)做起了一名基層公務員,拿著三千的月薪也甘之如飴。
但他并沒有覺得自己回到大山的決定有什么不妥,建設自己的家鄉(xiāng)一直都是他的夢想。
父母托舉他走出大山,而他也想成為托舉更多人走出去的那雙手。
也許很多人認為清華畢業(yè)的林萬東不應該選擇這樣的人生。
但他卻不以為然,像那個夏天一樣,不去聽,不去解釋,不管外界的聲音,只專注自己腳下的路。
其實,林萬東早就將自己的志向?qū)戇M了日記里:
“清華給予我的不應該是逃離貧困的船票,而是改變貧困的船槳?!?br/>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