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14 日,一面錦旗送到英德市公安局治安管理大隊戶政管理中隊,背后是 “祖孫三代” 10 人改姓的故事,它不僅關乎一個家族的傳承,更體現了法理與情理的交織。
黃先生兄弟倆原姓丘,上世紀 70 年代,父親去世后母親改嫁,年僅三四歲的他們隨繼父姓黃。2016 年繼父離世,在生父族人提議和家人內心意愿驅使下,兄弟倆決定將全家三代人改回原姓。黃先生表示,多年來他們對繼父盡到了贍養義務,而認祖歸宗、進入族譜是老一輩傳承下來的傳統,承載著家族的記憶與情感。
從法律層面看,改名相對簡便,而改姓需考量諸多因素,如父母雙方意見、對子女權益的影響等,未經另一方同意擅自改姓易引發糾紛。英德市公安局戶政中隊負責人介紹,改姓申請流程雖與改名類似,但涉及父母姓氏權、親屬關系確認等復雜法律關系,公民姓氏通常隨父或隨母。黃先生一家 10 人改姓訴求提出后,最大難點在于證明黃先生與其去世生父的血緣關系。為此,公安部門協助采集其生父在世親屬血液進行比對,最終成功攻克這一難關。
同時,改姓還涉及倫理問題。屬地派出所民警多次走訪黃先生家族,深入了解當事人實際意愿,廣泛搜集相關證明材料。經過不懈努力,黃先生一家的改姓申請終于獲批,圓了他們認祖歸宗的心愿。
法律專家指出,此案例充分體現了對公民姓名權的保障?!吨腥A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賦予自然人決定、使用、變更姓名的權利。英德市公安局戶政管理中隊及東華鎮派出所民警積極作為,協助解決難題,確保公民在遵循法律和公序良俗的前提下實現合理意愿。
專家提醒,處理改姓申請時,嚴格確認親屬關系是法律要求,關乎改姓行為的合法性與公正性。此次黃先生一家改姓,關鍵就在于通過采集生父在世親屬血液比對,為改姓提供有力法律依據,既保障了公民合法權益,又維護了法律權威,凸顯親屬關系確認在維護家族倫理和法律秩序中的重要作用。
姓氏的傳承,既是血脈的延續,也是文化的紐帶。在中國傳統社會里,姓氏承載著家族的歷史、身份與認同,甚至影響著個人的歸屬感與社會關系。黃先生一家的故事,恰恰反映了這種文化心理與現代法律之間的平衡——當個體意愿與家族傳統相遇時,法律如何既尊重情感需求,又確保程序的嚴謹性。
值得注意的是,改姓并非簡單的行政手續,而是涉及倫理、法律與社會關系的綜合考量。例如,未成年子女改姓需父母協商一致,避免因姓氏變更引發撫養糾紛;成年人改姓則需證明其合理性,如恢復生父姓氏需有充分的血緣依據。此案中,公安機關通過DNA技術確認親屬關系,既是對法律程序的堅守,也是對家族情感的尊重。這種“技術+人文”的處理方式,為類似案例提供了參考。
此外,姓氏的傳承也在時代變遷中面臨新課題。隨著社會結構多元化,單親家庭、再婚家庭增多,子女姓氏的選擇可能更加復雜。而年輕一代對姓氏的重視程度或許不如傳統社會強烈,但“認祖歸宗”的需求仍存在于許多家庭中。如何在法律框架下靈活回應這些需求,需要執法者既理解傳統倫理,又關注現實變化。
黃先生一家改姓的成功,不僅是個人心愿的實現,更是一次法律與溫情的共贏。它啟示我們:法律的剛性可以通過人性化執行變得更有溫度,而個體的合理訴求也應在法律軌道上得到滿足。讓我們看到法律在尊重家族情感與傳承方面的包容與支持。你對家族姓氏傳承有什么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一起探討姓氏背后的文化與情感。
用真實的記錄,筆者要為那些平凡和不凡發聲!我們相信,真實故事,更具說服力,更感動人心。更多資訊請關注:藝飛說!
#圖文打卡計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