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和談前夕上演“空城計”,澤連斯基憤而離場。特朗普提前說出談判的最終結局。
俄羅斯和烏克蘭計劃在土耳其的伊斯坦布爾,舉行自2022年以來的首次直接談判,這本應是一次歷史性的會晤,但從一開始就注定充滿波折。
【俄烏計劃在伊斯坦布爾舉行自2022年以來首次直接談判】
這次會談得以敲定的背景是,普京主動提出雙方在伊斯坦布爾重啟無條件直接談判,甚至可能敲定新的停火建議。但澤連斯基對普京的邀請顯然有自己的小九九。
他希望能率先實施全面和持久的停火,以此為基礎展開外交活動。他甚至多次呼吁各方施壓,讓普京親自參加這次會談,而普京卻已經表示不會出席。為什么普京不會去伊斯坦布爾?有三層原因。
首先,土耳其雖地處東西交匯,卻是個在俄與西方之間搖擺不定的國家,這給普京的安全構成了不小的隱患。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風險,普京選擇不露面。
其次,烏克蘭在2022年通過了一項法案,禁止與普京進行任何形式的談判。普京不去,也在一定程度上“打了澤連斯基的臉”。
最后,普京自己也不承認澤連斯基作為總統的正當性,他參與會談的級別自然也隨之降低。
【澤連斯基抵達土耳其后拒絕出席俄烏會談】
而澤連斯基抵達土耳其后,卻發現只有自己來了。他怒而宣布不會參與此次會談,還批評俄羅斯代表團只是“花瓶”,毫無實質決策力。
于是,本該舉行的談判被推遲到第二天,而烏克蘭代表團的缺席令會談再添變數。俄方代表團團長梅金斯基表示,他們將在第二天上午10點開始靜待烏方的到來。
要知道,俄羅斯派出的代表團實際上聲勢也不小,且獲得了總統授權,擁有開展談判所必需的權限,并已提前與土耳其外長費丹進行了立場交流。然而,對澤連斯基而言,這場會談顯然不能滿足他的政治訴求,他需要一個更加“耀眼”的舞臺。
不過對于俄方來說,他們的姿態已經擺在這里了,充分表明了解決沖突的誠意。倘若此次會談最終失敗,從國際輿論和道義層面來看,烏方恐怕會更理虧一些。
【俄代表團稱將繼續“等候烏代表團”】
畢竟,俄方已經做出了應有的努力,而烏方如果未能展現出足夠的誠意和建設性的態度,那么國際社會很可能會對烏方的行為提出質疑。
而在談判前夕,美國總統特朗普的一系列言論,也讓人們對會談結果并不抱有過多希望。他直言,除非普京赴會,與自己面對面談一談,否則俄烏和談不會真正取得進展。美國國務卿魯比奧也表示,若美方沒有明確俄方的實際需求,和平協議難有突破。
顯然,特朗普這是在給自己找回面子。據消息透露,正是因為知道普京不去,他才決定不赴土耳其。然而,他還是姿態十足地表示,仿佛自己的角色才是整個和談的關鍵砝碼。
這時候有人可能會問,普京參不參加會談,對特朗普來說為什么這么重要呢?其實,普京哪怕只是在場,對特朗普推動美俄關系改善也是有益的。然而,普京不來,特朗普奔赴土耳其也失去了意義。
【特朗普提前說出俄烏談判結果】
而對于特朗普來說,要想搞定俄烏沖突,似乎正變得越來越遙不可及。而澤連斯基不過是棋局中的一個卒,特朗普無意為此動身到土耳其與之一對一會面,所以拒絕參會也在情理之中。
這場會談顯然偏離了初衷,而接下來焦點極有可能轉向中國。在當前背景下,俄羅斯對中國寄予厚望,兩國在國際事務中合作密切。而面對持續的沖突,烏克蘭對中國的態度也在轉變,開始認真考慮中方基于和平與公正的要求。
也正因此,特朗普不止一次公開邀請中國介入俄烏調解,希望將這一棘手問題“甩鍋”給中國。
然而,中國是否參與斡旋,需綜合考慮實際情況。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國在俄烏問題上的立場始終如一。
【解決俄烏沖突的關鍵在于雙方自身】
歸根結底,解決俄烏沖突的關鍵在于雙方自身。作為沖突的直接參與者,俄羅斯和烏克蘭對各自的利益訴求、領土主權、安全關切有著最直接的感受。任何外部力量的粗暴干預,只會令問題更加復雜,甚至引發新的矛盾和沖突。
中國尊重每一個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完整,理解俄烏雙方在這場沖突中面臨的困境和訴求。中國愿意積極搭建溝通橋梁,為雙方創造和平談判的機會,但絕不越俎代庖。最終的決策權仍在俄烏兩國手中,任何試圖代替他們做出的決定,都是不現實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