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2023年6月就診上海東方肝膽醫院,確診膽囊癌,伴肝門部、腹膜后、肝右葉、雙肺轉移。于2023年6月16日開始行化療+免疫6期后,期間誘發胰腺炎,調整方案又化療2期,到2024年4月復查,對比腹部CT顯示:腫瘤進展。于是繼續換方案化療8期,靶向+免疫治療6期,然而復查腫瘤繼續進展。后續醫生又提出更改方案化療,患者覺副作用太大尋求我院中醫治療。
服藥3個月以來,患者CEA指標從2月份73.26↑,到3月份41.1↑,4月份5.45↑,再到5月份12.68↑,整體趨于好轉。精神狀態也得到改善,自訴“體力可以,每天都能走5000到6000步”。唯獨一點“睡不好”,入睡難,睡得也不踏實。怎么回事呢?
過往復查,每一次都顯示腫瘤進展,讓患者心存焦慮,患者說:“就是近來10來天這樣,一想到要復查就緊張,一看到腫瘤標志物升高就擔心?!?/strong>
明明病情在好轉,可卻出現了負面情緒,對此,袁希福老中醫趕忙寬慰患者,“腫瘤指標從73降到現在12,整體在改善,中間還降到了5,偶爾有波動是正常的,畢竟病還在身上?!?/strong>指標可以看,但是你的情緒不能被它左右了,整日擔心、焦慮,這種負面情緒,比指標升高危害大多了。
癌癥復發,與 “氣” 緊密相關
中醫有云 “百病生于氣”,袁希福老中醫也常常提及,腫瘤病人切不可生氣。此處的 “氣”,不只單純的怒氣,各種負面情緒會導致氣機不暢,進而引發氣滯血瘀,導致腫瘤發展。
因為癌癥細胞在體內的擴散,主要借助血液和淋巴液。血的性質與水相似,我們不妨試想,若河面上有漂流物,像一根木頭,當水流湍急或者正常流動時,木頭會順著水流前行;可一旦水流速度變慢,木頭就會逐漸漂向河岸。癌細胞就如同血液中的漂流物,一旦血液出現淤堵,血液循環受阻、流速變慢,癌細胞就容易附著在血管壁上,進而形成轉移病灶。
基于此,袁希福老中醫提出癌癥患者存在三大病機——“虛、瘀、毒”,在治療上,他十分注重疏通氣血,改善氣滯血瘀的狀況,提出要確保氣機強盛,讓血液運行順暢。但是,這一目標的實現,離不開醫患之間的通力合作。另一方面,還需要患者自己避免外力損耗 “氣”,像負面情緒、過度勞累等,都需要加以注意,更要整合多方面的力量,才能更有利康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