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5日,布魯塞爾北約總部的機密會議室內,六國情報主管正激烈爭論。衛星照片顯示,埃及亞歷山大港突現12個新建機庫,其規格遠超FA-50所需——這被解讀為埃及接納殲-10CE的鐵證。這場表面平靜的軍購案背后,實則是大國情報戰的慘烈廝殺。
俄羅斯聯邦安全局(FSB)最新解密文件顯示,2024年12月,韓國KAI公司駐埃及代表曾向俄方兜售FA-50發動機參數,試圖換取俄默許埃及放棄蘇-35訂單。這種"腳踏多條船"的冒險操作,卻被美國國家安全局(NSA)截獲,成為要挾韓國的把柄。而中國國家安全部反間諜局同期粉碎了某國針對成飛技術團隊的策反行動,繳獲的硬盤內竟存有殲-10CE雷達頻率調制方案。
埃及軍方在這場諜戰中展現出老辣手腕。知情人士透露,其情報總局故意向不同國家泄露矛盾信息:向美國暗示可能采購F-15EX,向俄羅斯許諾重啟蘇-35談判,甚至向法國放出采購"陣風F4"的風聲。這種"戰略模糊"策略成功抬高了中國談判籌碼——中航技最終同意將單價從6500萬美元降至5800萬,并附贈3架運-9電子戰機。
韓國的崩潰源于體系性腐敗。5月14日,埃及反腐敗委員會突然逮捕兩名空軍將領,其銀行賬戶中發現的200萬美元匯款,源頭竟是KAI公司在新加坡的離岸賬戶。這場丑聞徹底摧毀了FA-50的合法性——埃及民眾在社交媒體怒吼:"他們想用韓國玩具槍保衛金字塔!"中國則借勢發動輿論攻勢,國家電視臺滾動播放殲-10CE護航胡夫金字塔的CG短片,配文"五千年文明守護者"。
更深層的較量在技術標準領域展開。美國試圖通過"芯片斷供"威脅阻止埃及采購中國有源相控陣雷達,卻未料中國早有預案——殲-10CE的砷化鎵T/R模塊完全國產化。歐盟緊急推出"地中海防空計劃",承諾為埃及升級"紫苑-30"導彈系統,但要求禁用中國數據鏈。這場標準之爭的殘酷性在于:埃及的選擇將決定未來30年中東防空體系的話語權歸屬。此刻,殲-10CE垂尾上的紅星,正照亮阿拉伯世界尋求技術自主的漫漫長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