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上午,活動現場的《核盾衛士的最美機密》節目,向觀眾們動情展示了全國最美家庭陳國守、蔣淑琴的家國情懷。他們用一生詮釋了對國家的忠誠、對家庭的擔當。他們的故事,是小家對大國的深情告白,更是最美家風的生動詮釋。
家是什么?
陳國守有自己的回答
下面讓粵姐姐帶你一起來了解
這個“全國最美家庭”背后的故事
一腔熱血,投筆從戎思報國
陳國守出生在祖國大陸最南端的徐聞縣農村,兄弟姐妹眾多,母親體弱多病,一家人生活非常困難。為了改變命運,陳國守發奮讀書,初中畢業時被保送上了師范學校。“小時候我跟父親到縣城賣農產品,看到縣城的繁華熱鬧,我就告訴自己,要好好讀書,要從農村里走出來。”陳國守說。
讀師范學校,陳國守走出了改變個人命運的堅實一步,但隨著視野的開闊,他的想法又有了轉變。那時候,新中國成立才十幾年,百業待興,邊境也不安寧。陳國守認為,國境不寧,國家不安,個人的發展也就無從說起。正是熱血青春時,陳國守決定放棄學業,參軍保家衛國。
陳國守穿上軍裝,立志保家衛國
1968年,陳國守參軍入伍,到邊境前線駐守。幾個月后,陳國守所在的部隊撤離前線,他被安排到基層連隊帶新兵。不久,一次神秘的調動讓陳國守和國家“兩彈一星”研制這項光榮的事業聯系在了一起。“那時我去接新兵剛回來,就有人來接我,說給我15分鐘時間準備,然后跟他們離開。”雖然心中惴惴,不知道去哪兒去干什么,但服從命令是軍人的天職,陳國守利索地收拾東西出發了。
汽車倒火車,一路向西,陳國守來到了祖國西北。經過層層考核、審查,直到進入“兩彈一星”研制基地,他才知道自己即將面對的是怎樣艱苦、危險又偉大的工作,一時激動不已。
在基地里,陳國守主要負責核武器研制、制造、試驗和驗收等任務。有一次,陳國守送一批零部件前往總裝配,準備進行氫彈試驗。電瓶車在即將到達時突然出了故障。眼看著規定時間就要到來,陳國守奮不顧身,抱著零部件就往目的地跑,就是這次挺身而出給他的身體留下了一輩子的傷害。“當時什么都沒想,就是無論如何也不能耽誤試驗。”第二天,陳國守全身起水泡,高燒不退。他被核污染了,留下嚴重的后遺癥,發高燒,伴有頭暈、嘔吐、冒冷汗,現在每年發病達5—7次,不僅痛苦異常,也給家庭增加了沉重的負擔。
即便如此,陳國守從來沒有后悔過那影響一生的一抱。為了保密,他甚至對醫生隱瞞了病因。在基地醫院進行了一個多月的治療后,陳國守仍高燒不退,部隊領導把他安排到北京治療。為了查清楚他的病因,醫生抽出了他的膽汁,又抽了他的骨髓來檢驗。在當時的醫療條件下,這是個非常痛苦又危險的過程,但陳國守就是什么都不肯說。
兩情相悅,勝過朝朝暮暮
陳國守在部隊上到了適婚年齡,領導也開始準備幫他張羅終身大事。因為工作的特殊性質,領導勸陳國守在當地找對象,卻被他拒絕了。因為在遙遠的家鄉,有一個女孩在等他。
還在入伍前,陳國守就經人介紹認識了同鄉的蔣淑琴,定下了相守一生的誓言。從1966年相識,到1974年結婚,他們的“異地戀”走過了漫長的8年,并在此期間經過了前后3次政治審查。陳國守說:“她默默等了我這么多年,我不能辜負她。”
陳國守和蔣淑琴定下相守一生的誓言
婚后,兩人依然過著牛郎織女般的生活,隔一年探親一次,他們卻備加珍惜。而蔣淑琴的堅守更讓陳國守心疼。那時候,蔣淑琴成了家里的頂梁柱,不但要養育好自己先后生下的三個孩子,還要照顧家中逐漸年邁的公婆以及五個年幼的弟妹。按照當時的農村風俗,兒子一成家就會馬上分家,特別是兄弟姐妹多的家庭。但當時的蔣淑琴根本就沒產生過這個念頭。家中缺少勞動力,蔣淑琴無論多么辛苦,也從不抱怨,田里農活、家庭事務,她都打理得井井有條。深夜,忙了一天的蔣淑琴,就著煤油燈,給遠方的陳國守寫信。這封信,跨過千山萬水,要半個月后才會送到丈夫手上。信中沒有抱怨,也沒有哀怨纏綿,樸實的家長里短,給高原風沙中的丈夫帶去安心和慰藉。
蔣淑琴回憶起探親時的艱難,經常潸然淚下:從徐聞到青海西寧,再到丈夫工作地,轉車5趟,帶著年幼的孩子在火車站過夜是常事。“當時只買了一個座位的車票,帶著兩個孩子,后背背著一個,胸前抱著一個,一個姿勢要保持10小時左右,特別是到了晚上,雙眼都不敢合上,擔心不小心壓著孩子。到了當地我還出現高原反應,水土不服、飲食不習慣……”
1980年,在部隊領導的關心下,蔣淑琴隨軍,兩人終于結束兩地分居的生活。但即便隨軍了,兩人也沒辦法日夜廝守,十天半個月能見上一面就不錯了。蔣淑琴帶著三個年幼的孩子,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生活。陳國守生病后,隔一段時間就發病住院,每次蔣淑琴都忍痛拋下孩子到醫院細心照顧。其他人或許會對突然生“怪病”的丈夫有怨懟,對丈夫不肯說出生病實情而生了嫌隙,蔣淑琴卻不會,往后余生,她會一直照顧生病的丈夫。
半生操勞的代價,使蔣淑琴也落下一身的病痛。“發病了全身關節都痛,有時候筷子都拿不穩。”陳國守哽咽著說,“醫生說你‘活該’,年輕時不愛惜身體。”但陳國守又深知,沒有她的付出,又哪兒來的家庭和美、后方安寧?
三生有幸,譜寫最美家風
1984年,陳國守的身體情況再也無法適應高原的工作生活,在部隊的特許下,他轉業回到家鄉徐聞縣工商局工作。
在新的工作崗位,陳國守仍然堅持以軍人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忠于黨和國家,忠于自己的工作職責。當時,走私猖獗,作為工商局稽查站站長的陳國守,面臨著許多誘惑和危險。他介紹:“當時有人拿8萬元上門來找關系,被我拒絕后,他還出言恐嚇,但這嚇不倒我。有時那些人偷偷把錢物放在桌子上就溜走,我發現后馬上上交到紀委部門處理。”也有人在抓捕現場拍出大額的現金,求陳國守“高抬貴手”,但他不為所動。僅僅在工商局工作3年,陳國守就榮獲“全國工商系統先進工作者”稱號,1987年在人民大會堂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接見。
即使隱藏了過往的光榮,陳國守在新的崗位仍然綻放明亮的人性光輝,在他的言傳身教下,一家人孝老愛親,和和美美。其實這個家庭無論在經濟上,還是在精神壓力上都很不容易。陳國守每年都要住好幾次院,平時也需要大量補充營養增強免疫力;陳母在世時是醫院的常客;大兒子不幸罹患尿毒癥已病逝……這些困難沒有壓垮這個家,也沒讓陳國守向國家叫一聲苦。
直到2013年,部隊首長來看望陳國守,他身為核盾衛士的身份才得以解密。人們這才知道,這位普通的老人竟有那么光榮的過往,知道他的健康是怎么奉獻給祖國的。
如今陳國守已退休十幾年了,除了病痛,其他的盡是平淡安樂。有空時,他也會對家人們細細講述那些以前不能說的故事,那熱血沸騰、無怨無悔的青春。他終于能卸下那些沉重的秘密,與老伴攜手,共享夕陽。
來源:省婦聯家兒部、湛江市婦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