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湖南村民陳丙安,憑靠著自家所在的茨樹椏村依山傍水的好風光,便在農閑之余,在院子里圈養了一窩鴨子。
這天,陳丙安將鴨群趕到河邊放養時,誰知其中一只鴨子突然在河邊打起滾來,還死命地撲騰著翅膀。
陳丙安嚇得慌忙跑去查看,結果發現這只鴨子的喉嚨里,不知鯁堵了什么硬物,摸著像是一粒石塊。
為避免鴨子窒息而亡,手忙腳亂的陳丙安只好將這顆硬物順進鴨子的肚子里,他原以為鴨子會慢慢地好轉過來,哪成想當他將鴨群趕回家不久,這只鴨子就倒在了窩棚里,很快就沒了氣息。
陳丙安心疼不已,可又舍不得糟踐了這一身好鴨肉,于是便準備拿它來做盤葷菜,誰知當他利索地拔了鴨毛,清洗鴨子嗉囊時,手指突然摸到了一個堅硬的異物。
陳丙安不由想到這可能就是鴨子誤吞的那顆石塊了,不料取出來他才赫然發現,此物竟是一顆近乎花生米大小的透明石頭,看著瑩潤剔透的,像極一顆水晶鉆石。
不過妻子見了,卻認為這只不過是顆普通石塊,甚至還嫌棄上面有股腥味,于是勸說陳丙安趕快將它扔掉。
可陳丙安卻想起了常林鉆石的故事,于是便拿著這顆透明石頭找到了縣里的珠寶店,結果店老板卻認為陳丙安是跑來消遣他的,于是便勸他去趟北京,找那里的地質專家給做個專業鑒定。
按說這話只是店老板隨口一說,可陳丙安卻當了真,只是去趟北京路費可不便宜,陳丙安只好將石頭裝進信封郵寄給了北京地質博物館。
接著便是長達三個月的等待,就在陳丙安幾乎要放棄希望時,卻突然收到專家的回信反饋, 原來這顆石頭竟是一顆重達4.6克拉的凈水鉆石。
據專家推測,這顆凈水鉆可能是在地質變遷中,從深層巖石進入水流,順著砂石從沅江漂流到茨樹埡村附近的水域中,并在機緣巧合下被鴨子誤食。
事后,鑒于這顆凈水鉆石珍貴的地質和科研價值,專家經過信箋往來,最終勸說陳丙安將其交給了國家,并成為北京地質博物館的鎮館之寶,而博物館也以國家名義為陳丙安郵去了6000元現金和一封表彰信。
聲明:圖片源自網絡,侵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