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婦聯組織認真落實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規范化建設的意見,因地制宜探索婦聯12338維權服務中心和婚調組織采取派駐、輪駐等方式入駐綜治中心,整合資源、聯動服務,構建起“源頭治理+多元共治”的婚姻家庭糾紛預防化解新模式。目前,安徽省62個縣級婦聯12338維權服務中心、婚姻家庭糾紛調解組織入駐綜治中心。
“融合化”
建強陣地
安徽省各級婦聯主動融入當地綜治中心平臺,設立12338婦聯維權服務中心窗口,提供集信訪接待、婚姻家庭糾紛調處、法律咨詢、法律援助、普法宣傳、心理疏導、家庭教育指導于一體的“一站式”服務。天長市婦聯整合多部門力量在綜治中心設立信訪接待室、婚調室、心理咨詢室等服務功能室,實現了“空間上整合、力量上聯合、功能上融合”。馬鞍山市6個縣區婦聯均在綜治中心建立婚姻輔導室,全年介入調解1675對有離婚意向的夫妻,成功勸和672對,勸和率超40%。
霍山縣綜治中心婦聯窗口
“便民化”
規范服務
設置工作流程圖,采取“熱線服務+專人受理”相結合的方式,規范“12338”熱線來電接聽、登記、辦理、跟蹤回訪等工作制度。建立專業調解團隊,與心理學會、婚姻家庭咨詢師協會、家庭教育研究會等專業機構以及社會組織合作,采取“政府購買服務+志愿服務”等方式,開展婚姻家庭輔導和調解工作。各地12338婦聯維權服務中心與縣婚姻登記中心、縣法院、縣司法局等部門建立“婚調”“訴調”“訪調”工作機制,形成“婦聯+法院+司法+社工”調解模式。池州市明確入駐陣地的職責任務和工作流程,建立信訪接待、分層分類調解、聯合調處等制度,確保矛盾糾紛從受理、調解到轉辦閉環管理。肥東縣12338婦聯維權服務中心,采取“婦聯+”模式,聘請2名調解員常駐綜治中心,同時招募社會熱心人士組建兼職調解員隊伍,提供熱線接待、糾紛調解、法律援助、協助起訴全流程服務。
銅官區婚調室人民調解員現場調解
“分類化”
妥善處理
實行矛盾糾紛分類處置,一般婚姻家庭糾紛由綜治中心婦聯維權干部、婚調委調解員等負責處理;復雜婚姻家庭糾紛交由所在鎮街婦聯上門調查核實處理,涉及家庭暴力、子女撫養糾紛、侵害婦女權益等問題,婦聯會同公檢法司等部門調查處理;重大疑難糾紛由綜治中心協調公檢法司等部門進行個案會商處置,婦聯配合做好疏導化解工作。
2025年3月,淮南市田家庵區12338熱線接報袁女士的家暴緊急求助電話后,區綜治中心啟動“平臺吹哨、部門報到”機制,迅速將該案件轉辦至區婦聯。區婦聯第一時間聯系屬地婦干及片警48小時內完成入戶調解,2天后開展走訪,7天后跟蹤回訪,確保矛盾不反彈。夫妻二人均表示已經和好如初,并對工作人員的調處表示滿意和感謝。
烈山區芬姐婚調聯盟在區綜治中心設立窗口
“專業化”
暖心調解
各地堅持因地制宜培育婚調品牌,讓“小品牌”發揮“大效能”。銅陵市銅官區“愛鄰聯盟”調解室創新“網格問事—商議說事—具體解事—反饋息事—回訪寧事—歸檔成事”“六步工作法”,將矛盾化解在網格、問題解決在一線,構建矛盾化解全鏈條。全椒縣12338婦聯維權服務中心積極探索婚姻家庭糾紛化解新模式,將“儒林所愿”工作法運用到調解工作中,使調解工作有溫度有質感。在調解中注重“三步”協同化解矛盾。傾聽共情找焦點,調解員首先通過耐心傾聽當事人訴說,找出主要矛盾,同時要與當事人共情,取得當事人的信任,這是解決矛盾的關鍵一步。授人以漁破難題,運用目標思維法“對癥下藥”,引導當事人一起找出解決矛盾的具體辦法,注重運用情理法相結合,做到于法有據,進而有度,退而有節,最終達到“事心”雙解的效果。延伸服務保成效,對已化解的糾紛案件,一個月以內開展跟蹤回訪,對生活困難的家庭,聯動相關部門進行關愛幫扶;對存在風險隱患及時反饋司法、公安等部門,共同做好隱患化解,避免矛盾激化。
含山縣12338婦聯維權中心入駐縣綜治中心
來源/安徽徽姑娘
編輯/廖蕓卿
審簽/明芳
監制/喬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