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為中國最重要的考試,最大的追求是公平。既然公平,那么這個人是誰的親戚還是誰的朋友并不再考慮之內。你可以質疑一個人的能力但是沒有并以奧糾結她的身份。朱婷的妹妹保送還是不保送不是爭議的焦點,焦點是他的能力夠不夠。但是質疑者就說她是朱婷的妹妹,所以不應該有保送資格,這叫什么邏輯!
近日,國家體育總局公布的2025年優秀運動員本科保送推薦名單中,一名叫朱某薈的排球運動員因被保送浙江大學引發關注。網友指出,該女生系中國女排前隊長朱婷的妹妹,并質疑其運動成績是否符合保送標準。對此,浙江大學回應稱,審核過程中未獲知其身份信息,錄取程序符合規定。
網友質疑:保送資格是否合規?
根據國家體育總局公示信息,朱某薈以排球項目“運動健將”身份被推薦至浙江大學。部分網友質疑其運動資質,稱其缺乏國內國際賽事成績。有評論認為,公眾人物的親屬身份可能影響保送公平性,呼吁公開評審細節。
浙江大學招生辦工作人員向媒體表示,2025年浙江大學計劃招收3名女排保送生,最終僅錄取2人,其中包括朱某薈。校方強調,保送資格審核依據國家體育總局和教育部聯合發布的《關于做好優秀運動員免試進入高等學校學習有關事宜的通知》,其中明確籃球、排球、足球三大球項目保送生僅需“運動健將”稱號,無需附加賽事成績。“我們在初審、復審階段均未獲知學生家庭信息,所有材料由體育管理部門統一提交。”該工作人員稱。
校方回應:程序合規,已反饋質疑
針對輿論爭議,浙江大學表示,錄取審核流程嚴格遵循教育部和體育總局的規定,重點核查運動員等級證書、推薦單位資質等材料,未涉及學生親屬背景信息。校方稱,直至公示階段收到公眾反饋后,才得知朱某薈與朱婷的親屬關系,目前已將相關質疑轉交體育管理部門復核。
浙江省體育局相關人士透露,“運動健將”稱號需經省級以上體育行政部門認定,評審標準包括技術等級測試、賽事表現等綜合指標。對于朱某薈的資質爭議,該人士表示:“若發現稱號授予存在問題,將依規取消資格,但當前無證據表明程序違規。”
專家:程序正義與公眾信任需平衡
體育教育專家指出,我國運動員保送政策旨在為職業運動員提供教育機會,但公眾對“名人效應”的敏感度日益增強。“程序合規是基礎,但公眾更期待實質公平。”北京體育大學教授李明認為,高校和體育部門應進一步公開評審細則,例如明確“運動健將”的量化標準,減少主觀判斷空間。
法律界人士則強調,若錄取過程不存在身份信息濫用或徇私舞弊,僅憑親屬關系質疑公平性缺乏依據。“但相關部門有必要主動釋疑,用透明信息平息爭議。”上海政法學院教授王琳表示。
完善制度設計,強化監督機制
事件引發公眾對運動員保送制度的討論。支持者認為,政策應繼續向冷門項目運動員傾斜;反對者則建議引入第三方監督,或要求保送生公示訓練記錄、比賽視頻等佐證材料。微博話題#運動員保送該看成績還是看證書#閱讀量超2億,網友觀點呈現分化。
截至發稿,朱婷及其家人未對此事作出回應。浙江大學表示,將密切關注復核進展,堅決維護招生公平。國家體育總局科教司工作人員稱,公示期意見均會逐一核查,“絕不姑息任何違規行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