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莎小妹 看見蘭州
“求求你們不要再離開蘭州了”最近網上有很多這樣的聲音。
大家抱著看段子的心態對這些視頻一笑而過,而我多少還是有些心酸。我想問問,多少蘭州人刷到這樣的視頻心里起了波瀾,又有多少蘭州人,心里起了波瀾就想回家。
圖片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離開蘭州成了每個蘭州孩子的成人禮,大學生們一畢業就去了一線城市,去了南方,甚至很多人認為只有走出去的才是厲害的蘭州人。而蘭州成了一座想象出來的城市,成了一種鄉愁符號。
曾幾何時,以蘭煉、蘭化為代表的老工業基地,曾以“獻了青春獻終身,獻了終身獻子孫”的精神,支撐起國家工業化從無到有的奇跡。
圖片
曾幾何時,那么多的“第一”“首個”是蘭州人引以為傲的資本:中國第一座現代化煉油廠蘭煉、中國首座鈾濃縮工廠504廠、中國歷史最悠久的生物制品研究機構之一蘭州生物制品研究所、中國航天事業的“隱形冠軍”蘭州空間技術物理研究所(510所)、亞洲第一臺大型重離子加速器……蘭州大學在草業科學、核物理、敦煌學等領域具有國際影響力,為國家培養了大量科技與文化人才;西北師范大學托舉起多少西部學子的教育之路。
蘭州,這個西北漢子,托舉著孩子們長大,但是,當時代大浪拍過來的時候,卻羞怯得伸不出那雙長滿繭子的手,把孩子們擁入懷中,只能無言地、目送著孩子們的離開。
圖片
提起蘭州,難道只能說些往日榮光嗎?
或許是很多人離開蘭州太久了,久到縱使相逢應不識。我想告訴所有人,蘭州不是只有牛肉面百合羊皮筏子,我們也不是“哪吒2”里的搞笑擔當土肥坡。蘭州正在跑,正在趕,時代的這趟車,并沒有丟下蘭州。
圖片
就在前不久,蘭州中川國際機場三期投運,新建的T3航站樓正式啟用,“空中絲路”新格局得以重塑。
而起飛的蘭州,寶藏遠遠不止這些。
去年年底《蘭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獲得國務院的批復,可以說,國家為蘭州找到了方向。規劃明確提出,蘭州的戰略定位是“三區兩樞紐一高地”。
圖片
三區即:黃河上游生態安全重要屏障區、國家重要的自主創新示范區、國家重要的生態產業先行區;兩樞紐即:國家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國家重要的綜合物流樞紐;一高地是國家向西向南開放的新高地。
或許有人要笑了,規劃是規劃,多少能落地?那我不得不拿出一篇舊文了。
還記得9年前,我們做過一篇《2020年的蘭州,如此強大,你jue對想不到》的推文,今天我們很欣慰,因為回頭來看,當時的規劃和預測基本都實現了。
圖片
時代發展是如此之快,快得你可能已經忘了,8年前,蘭州到西安還要坐9個小時火車,到銀川9個小時,到重慶11個小時;
8年前,蘭州還沒有一個像樣的體育場,沒有一個奧特萊斯,沒有有趣的城市文化街區;8年前,蘭州還沒有地鐵。
而現在,多少人享受到了這些便利,新建的40萬平方米T3航站樓投入運營,蘭州進入“雙地鐵時代”,早上吃牛肉面,晚上涮重慶火鍋,這樣說走就走的旅行已是很多人的日常。
圖片
這是多好的回應啊,你用青春陪伴蘭州成長,蘭州也在源源不斷給你回饋。
蘭州的發展,已經是當下甘肅的時代課題。甘肅省四強行動,“強省會”在其中尤其顯眼。今年以來,一個聽著耳熟的新詞正越來越熱,那就是科研“新四軍”。以蘭州大學、中國科學院蘭州分院、在蘭軍工企業、駐甘央企等為主力的科研“新四軍”是強省會的重要力量,在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新四軍”是蘭州科研創新的底氣,堅定地支持科研“新四軍”則表達著蘭州的勇氣。
圖片
而作為老牌的工業城市,蘭州的老牌國企也沒有閑著。
今年年初,有個重量級的項目剛剛落地——總投資231.7億元的蘭州石化120萬噸/年乙烯改造項目,就在4月,這個項目的裝置設計籌備工作已經全面啟動。這項工程也被稱為“中石油加快建設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示范企業、重新煥發老企業生機活力的希望工程”。
圖片
乙烯是石化產業鏈的核心原料,項目投產后將帶動聚乙烯、合成橡膠等高附加值下游產業發展,推動蘭州從傳統煉化向高端新材料轉型。同時,強化蘭州作為西北石化樞紐的地位。
圖片
如果說工業讓你沒有實際的感受,那不妨說說我們最熟悉不過的牛肉面。作為蘭州文化的“味蕾”,蘭州牛肉面制作技藝在2021年6月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這碗著名的面,不僅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更是被推入了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的階段,“一碗面”的產業鏈越拉越長了。
圖片
再說說孩子相關的吧,就在2022年,蘭州被納入首批國家兒童友好城市建設行列,我們身邊的兒童友好空間、兒童友好公園、兒童友好醫院越來越多了,孩子們在蘭州也能生活得更方便、更開心了。
圖片
我想對那些離開蘭州太久的人說:
蘭州不黃了,70余年持續造林,南北兩山從荒山變為成了人工森林,綠化面積達62萬畝,創造了“黃土高原上的人工綠洲”典范,成了全國干旱地區生態修復的標桿。
蘭州的菜填飽了全國人民的肚子,蘭州高原夏菜年產量超500萬噸,占全國夏季蔬菜供應的60%以上,被譽為“西菜東調”“北菜南運”的樞紐。
蘭州的文旅漲姿勢了,“黃河之濱也很美”的金字招牌叫響了全國。
蘭州馬拉松早在2021年晉升為國際田聯“金標賽事”,躋身全球頂級馬拉松行列。
新起點 新賽道 新紀錄——2023蘭州馬拉松側記
蘭州,正在經歷從“重工業之城”到“西北創新極”的快速轉變。榆中縣建成10萬畝中藥材GAP基地,推動隴藥品牌建設;方大炭素研發直徑800mm超高功率石墨電極,打破國外壟斷;蘭州大學開發出全球首個“室溫全固態氟離子電池”,布局下一代儲能技術;蘭州新區產業孵化中心聚焦新材料、新能源,孵化企業超300家。
圖片
任何城市的發展都沒有輕輕松松,困難只是暫時的。30多年前的深圳,還是沿海的小漁村,如今的深圳已是改革開放的高地,經濟發展的先驅。
正如作家張琳所說:一千個人的心目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座城市在一千個人的心里也有一千種模樣。如果有豐厚的內心,眼里就不會有匱乏之城。任何一個城市對人的作用,都是經由人的心;每個城市都有它自己的資源和魅力,你放下偏狹,它就會回饋你。人和城市之間是相互滋養的。
圖片
蘭州沒人了嗎?
蘭州的夏夜,黃河大合唱讓無數人千里奔赴;“蘭哈頓”如夢似幻,讓多少人開始重新審視蘭州。
4月5日的晚上,蘭州奧體中心玫瑰體育場燈火通明,2025中國足球乙級聯賽預賽第三輪在這里展開,當蘭州隴原競技隊登場時,媒體用“山呼海嘯”形容15600名現場球迷們的熱情,而蘭州,也成為本輪中乙聯賽上座率最高主場。
3月23日,球迷在蘭州奧體中心玫瑰體育場為球隊加油助威。新華社記者 陳斌 攝
這是蘭州,不止在歌手的吟唱里,不止在詩人的想象里,而在你我的身邊,是我們真實地、鮮活地、熱氣騰騰生活著的城市。
圖片
蘭州是我們每個人的蘭州,每個人都在自己所站立的地方給這座城市添彩。
蘭州啊蘭州,別讓你的孩子再唱著你的歌,離開你的懷抱。再堅持一下,讓我們一起把蘭州變好吧,把蘭州變好了,蘭州的孩子們才能不離開蘭州。
我想化用蘇軾《定風波》里的兩句詞,與大家一起打氣:愿你有朝一日,萬里歸來顏愈少,試問蘭州應不好,你可開懷言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圖片
和我在蘭州的街頭走一走吧,看百年鐵橋修繕一新,濱河步道清風和煦。看大河滾滾東去,你或許會明白,蘭州這樣一座城,不如昆明四季如春,不如蘇杭精致細膩,卻為什么讓那么多人念念不忘。
作家張海龍說,這城市雖不完美,但滿懷力量,蘊含著溫柔的激情。
圖片
在百年的時光里,這座不完美的城市,被一代代作家反復吟唱。
張恨水、劉白羽、余秋雨、葉舟、徐兆壽……這些耳熟能詳的名字,在蘭州或短暫駐足,或怡然長居。看看他們寫的蘭州吧,那些故事和風景,讓人既熟悉又陌生。那些或優雅或凜冽的筆鋒,那么震撼人心。這不是尋常的城市志,而是一部血脈相連的城市記憶。
當你翻開《蘭州啊蘭州》這本書,看到的不僅是作家對蘭州的心動時刻,還有蘭州這個西北漢子,不羞怯地向你伸來的那雙溫暖大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