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餐飲業近年飽受「港人北上」消費潮沖擊,但傳統酒樓卻意外憑借「懷舊」元素逆勢翻紅。
旺角倫敦大酒樓、中環蓮香樓等老字號茶市生意激增兩成,內地旅客成為主力客源。
秘訣何在?答案竟是一臺在內地近乎絕跡的「點心推車仔」!
復古舊物成救市神器
「推車仔」變網紅打卡神器
在內地,茶樓多以手機掃碼點單,而香港傳統酒樓仍保留著點心車穿梭桌間的場景。
熱氣騰騰的蒸籠、阿姐吆喝「最后一份蜂巢芋角」的煙火氣,成為內地客眼中「活的歷史」。
小紅書用戶姚小姐感嘆:「成都茶樓早沒了推車仔,這種自己搶點心的儀式感太特別了!」
蓮香樓更將懷舊做到極致:銅制水煲「雙滾」煮茶、手寫點心紙、老面種制作的叉燒包……復業后不僅吸引游客,更讓蔡瀾直呼「好事」,稱其為「早茶文化活化石」。
內地客為情懷買單
深圳旅客李小姐直言,香港點心價格與內地相近,但手工現做的品質更勝一籌。「豬腳姜、鴨腳扎這些懷舊點心,深圳根本吃不到!」
而倫敦大酒樓的副總經理蘇萬誠觀察到,內地客尤其偏愛「互動感」——自己到推車前挑選點心,拍照發朋友圈,讓飲食體驗變成社交貨幣。
小紅書成「流量密碼」
社交平臺的傳播效應不可小覷。蓮香樓復業后,憑借「推車仔」「鳥籠吊扇」等復古場景,迅速登上小紅書熱門攻略,甚至有臺灣旅客專程來港「打卡」
酒樓負責人笑言:「古老物件放在現在,反而變成新穎東西!」
盡管香港餐飲業整體面臨租金高企、人力短缺等困境尤其是大家樂、譚仔國際等連鎖品牌利潤暴跌超50%,傳統酒樓卻靠差異化路線突圍。
蓮香樓復業后,每日午市大排長龍,需提前到場搶位。
旺角倫敦大酒樓在復活節期間,內地客填補超兩成茶市生意,預計五一黃金周將進一步增長。
正如蓮香樓老師傅凌晨三點備料的堅持,「手作溫度」與「人情味」無法被預制菜替代。
這個五一,不妨來香港飲啖茶、食個包,感受時光倒流的浪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