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們是晨曦中的普法講師,
用溫柔話語織就普法防護網;
她們是暗夜里的提燈人,
以專業力量點亮未成年人成長路;
她們還是省級巾幗文明崗成員,
以她力量展示巾幗擔任……
她們是福州市人民檢察院第八檢察部全體成員,
也是“閩都未檢”團隊成員,
她們用心用情為140余萬福州市未成年人撐起了一片法治藍天。
她們是……
任卉:每一個孩子都不能被遺忘
任卉是福州市檢察院第八檢察部主任、巾幗文明崗的負責人,更是一名資深的未檢人。近年來,她帶領團隊始終秉持站位全局、質效為先、保護至上的理念,做好未成年人司法保護與犯罪預防工作。工作中,她的目光始終關注留守兒童保護。多年的辦案經驗讓她知道,在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留守兒童既是常見的被侵害群體也是侵害他人的重點人群, 留守兒童既是常見的被侵害群體,也時常成為加害他人的“主角”。為解決留守兒童遭侵害發現難、發現晚等問題,近年來,她推動全市未檢部門將工作重心向前延伸,注重發揮基層組織力量, 形成基層組織“春蕾安全員”全覆蓋工作網絡,打通保護未成年人基層“最后一公里”。現已構建起了包括婦聯、民政基層村居干部,教師、醫生等群體共同組成的“春蕾安全員”守護矩陣共計11000人,對留守兒童、困境兒童建檔觀護、入戶走 訪。2024年全市檢察機關根據春蕾安全員反映的侵害未成年人線索監督立案17件。在預防犯罪方面,指導福清市檢察院打造的全省首輛實體普法公交車——“神奇巴士”,串聯留守兒童聚集的偏遠鄉村,實現流動普法,較大程度改善了鄉村留守兒童普法資源匱乏等問題,該做法獲最高檢新媒體、央視今日說法等欄目聯合報道。
劉維:以檢察之名集結愿意為未來吹哨的人
2024年12月24日,福州市檢察院第八檢察部副主任劉維應邀為全市醫療機構工作人員開展一場旨在推動強制報告制度落實的講座。具有多年公益訴訟檢察工作經驗的她認為,雙贏多贏共贏的理念不僅適用在檢察監督工作中,更應成為吹響保護未成年人集結號的工作法寶。在指導晉安區檢察院辦理未成年人違規租車案件中,她建議晉安區檢察院積極開展綜合履職,及時對接相關監管部門,推動某線上租車龍頭企業APP線上租車系統功能升級,即租車人員需滿足年滿18周歲、身份證與駕駛證經系統核驗同一才可申請租賃車輛,有效堵住未成年人線上租車漏洞。與此同時,市交通運輸部門開展“規范汽車租賃 護航青春安全”的全市小微型客車租賃行業專題培訓。該案例獲評全省檢察機關服務保障民營經濟強省戰略優秀案例、第三屆“榕城e治理”福州市網絡空間治理宣傳推廣案例。在推動法治進校園工作中,她攜手福建師范大學教師教育學院共同啟動“檢潤木棉”校園普法項目,將法治教育植入師范生課后服務和假期支教社會實踐中,既給師 范生們提 供了社會實踐的平臺也緩解了檢察官普法時間少、人手緊等檢察普法痛點。截止到目前,共有325名師范生參與檢潤木棉課堂授課,累計授課87堂,惠及孩子6400多名。
林欣:嚴格落實終身從業禁止阻斷再犯機會
2020年新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保護法》創新性的在未成年人保護中增設了“從業禁止制度”,規定具有性侵害、虐待、拐賣、暴力傷害等違法犯罪記錄人員終身禁止從事密切接觸未成年人的工作。2023年,某基層檢察院在辦理一起侵害未成年人案件中,對從事“黑托管”的被告人林某某提出了終身禁止其從事密切接觸未成年人工作的量刑建議。然而,法院僅對被告人判處了五年的從業禁止。負責包片指導林欣檢察官詳細梳理了相關規范性文件的規定,明確了特別法優先適用的處罰,支持縣檢察院的抗訴意見。2023年12月28日,福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二審判決,支持了檢察機關的意見,判決禁止原審被告人林某某從事密切接觸未成年人的工作(終身)。該案對全市類案處理提供了參考和借鑒。
夏薇:檢愛有聲,共護未來
“你好,您反映的問題已經涉及刑事犯罪,我們會將相關線索移送當地檢察機關,后續會有工作人員電話聯系您,請注意接聽。”這是2023年7月4日夏薇檢察官接聽的一通12355來電。來電的15歲女生小霞反映2022年曾在外省遭遇性侵,2023年其返回居住地后報警,當地警方以犯罪地不在該轄區為由不予立案。夏薇檢察官認為,根據兩高兩部《關于辦理性侵害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意見》,對有證據證明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接警的公安機關應當先立案偵查,待明確管轄后再將案件移送有管轄權的公安機關。針對公安機關不立案問題,當天,夏薇檢察官就將該線索移送報警地檢察院。經立案監督,案件終于進入了刑事訴訟階段。為傾聽青少年心聲,發現涉未成年人犯罪線索,2023年6月,福州市檢察機關與共青團福建省委合作了“檢愛有聲”項目。兩年多來,夏薇和同事們一起入駐12355青少年服務熱線平臺共接聽轉接的法律咨詢來電120余通次,從中發現涉刑事犯罪線索5條,校園欺凌線索20余條,輟學線索10余條,相關線索分別移送相關單位均得到積極回應。
林慈:最好的封存是留在心里卻不留在檔案里
犯罪記錄封存是一項針對未成年人輕刑犯罪設置的特殊刑事制度,旨在減少對特定未成年人的歧視,促進他們回歸社會。但在一次專項法律監督中,林慈檢察官發現,實踐中確實存在相關部門以有犯罪記錄為由拒絕出具無犯罪記錄證明、提出相關限制條件不予受理查詢申請、未按規定期限出具證明等情形,給未成年人順利回歸社會設置了屏障。為規范落實犯罪記錄封存制度,她向相關部門發出糾正違法通知書3份、檢察建議3份,促成相關部門開展專項整改和工作培訓并出臺《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工作規定(試行)》。從此,輕罪未成年人避免前科帶來的負面影響,平等地享有與正常人一樣的權利,使其真正改過自新,回歸社會。
邱婷:讓青春信箱照亮成長路
校園欺凌是陽光下的陰霾,它同時侵蝕著欺凌者與被欺凌者的心理健康,也是滋生青少年犯罪的溫床。如何有效遏制校園欺凌?這個問題始終困擾著檢察官助理邱婷。向家長求助、向老師報告……這些方法在入校宣講中雖都一再強調,可具體到個案,似乎總還有孩子有所顧忌。能否再豐富發現校園欺凌的渠道?作為互聯網原住民的一代,現在的孩子們會不會更能接受線上舉報?網上舉報的想法油然而生。她立即對接互聯網公司,指導設計既方便中小學生網上舉報又能夠有效保護學生隱私的線上舉報信箱。2024年4月,福州市檢察院聯合市教育局、等單位建立學生欺凌聯動處置機制,在全市中小學校設立線上、線下“學生欺凌舉報箱”。截止到目前,共受理并妥善處理舉報線索140余條,相關經驗做法被央視《新聞1+1》和央廣網推廣。
成員中還有書記員陳穎、馬明月、魏佳佳,是她們認真記錄每一次庭審、嚴謹統計每一起案件、精心策劃每一場活動,她們互相成就,讓團隊迸發出了無窮的力量,于是全國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先進集體、省級巾幗文明崗、全省檢察機關優秀辦案團隊……榮譽就這么紛至沓來。
這就是練就省級巾幗文明崗的秘密!
來源 | 第八檢察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