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全國媒體寧波行”活動走進華茂教育博覽園,近30家媒體見證了一場藝術教育的探索。這里不僅集結了三位普利茲克建筑獎得主的匠心之作,更將美術館打造成了學生探索藝術、啟迪智慧的課堂。
華茂美術館坐落于華茂教育博覽園的中軸線上,四周碧水環繞,其建筑風格融合江南民居特色,由中國首位普利茲克建筑獎得主王澍精心設計。步入館內,一樓正展出“跋涉與追索——華茂教育典藏中國美院兩屆全山石油畫創研班作品展”。從一樓往上走,館內玉石館珍藏的精美玉石作品,不僅是藝術瑰寶,更是學生學習、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寶貴平臺。華茂美術館收藏的4000余件古今中外書畫與雕塑作品,如明朝唐寅的《草堂話舊圖軸》、近代齊白石的《水墨牡丹圖軸》等,每一件都訴說著藝術的故事,為師生提供了近距離接觸藝術大師原作的難得機會。“將美術館資源全面融入學校美育體系,在華茂,實行的是‘館校一體’的藝術教育模式。”華茂美術館館長徐濺忠介紹。
依托“館校一體”的藝術教育模式,這里的學生每學期至少參與兩次美術館專題導覽。美術課堂也被搬進展廳,學生在大師原作前臨摹創作,感受藝術的魅力。每學期期末,華茂美術館還會舉辦學生畢業作品展,讓學生作品與大師作品同臺,碰撞出創意的火花。除了為師生提供教育資源,華茂美術館還免費向公眾開放,已吸引約50萬人次參觀,數千名學生的原創作品在此展出,讓藝術之美惠及更廣泛的人群。
驅車半小時,另一座藝術殿堂——華茂藝術教育博物館映入眼簾。這座由普利茲克建筑獎得主阿爾瓦羅·西扎設計的博物館,以“藝術教育”為主題,成為寧波的網紅打卡點。在這里,媒體團在兩位“小小導覽員”的帶領下,參觀了“夜航船:徐冰和他的學生們”主題展,感受了藝術教育的生動實踐。
即將竣工的全新綜合型藝術類項目,則由另一位普利茲克建筑獎得主伊東豐雄操刀設計。這座建在河流之上的場館,集活動大廳、學習與交流中心、開放式圖書館、探索式藝術空間及屋頂花園于一體,未來將成為城市的又一藝術地標,供師生學習、活動,也將向社會公眾開放。
與場館相呼應,華茂教育也正致力于培養“小導覽員”“小藝術家”“小科學家”“小體育明星”等多元化人才。貫穿其中的“美堉小記者”,則用文字和鏡頭記錄下每一次展覽、每一場活動,以及與大師的對話,讓藝術教育在實踐中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原標題:《“全國媒體寧波行”探訪華茂教育:匯聚三位普利茲克得主,讓美術館變成課堂》
欄目編輯:江妍
來源:作者:張曉然 吳旭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