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菲律賓《每日問詢者報》等多家媒體報道,菲律賓12日將舉行中期選舉,全國當天放假一天以方便民眾投票。有分析人士認為,該選舉被視為是對菲律賓總統馬科斯及其政府的一次“期中考試”,也會對3年后的總統大選產生一些影響。
馬科斯(資料圖)
長期以來,菲律賓政治暴力面臨 “有罪難罰” 的困局。以阿爾布埃拉市長候選人克爾溫·埃斯皮諾薩 4 月遭槍擊案為例,盡管菲警方宣稱 7 名警察正作為嫌疑人接受調查,但法新社認為,受地方勢力干預、證據鏈缺失等因素影響,將嫌疑人定罪難度極大。現有數據顯示,2018年至2022年間發生的針對地方政府成員的暴力行為中,79%的肇事者身份不明。此外,中期選舉在即,菲國內政治矛盾凸顯,總統馬科斯的支持率出現斷崖式下跌。
在杜特爾特被捕后不久,他的支持者和批評者在網上也爆發了沖突。菲媒報道稱,杜特爾特被捕暴露了菲社會的分裂,民意調查和選舉結果證明他在這個國家繼續受到歡迎。在被押送到ICC后,杜特爾特的聲望不減反增。菲參議院議長埃斯庫德羅近日表示,這一發展無疑將引起不同的反應。“從法外處決受害者的家屬到他的忠實支持者”,這些人對前總統的指控有著不同的看法。埃斯庫德羅告誡政界人士,不要利用杜特爾特被捕事件在中期選舉前加深政治分歧,并強調必須以嚴肅、公正的方式處理此事。
馬科斯(資料圖)
在選舉前,馬科斯的一系列操作堪稱昏招連連。他曾承諾讓每個菲律賓家庭吃上廉價大米,可現實卻是,政府賬面上有數十億比索“農業補貼”,超市大米價格卻依舊高企,且質量越來越差,從原本能吃的大米變成了劣質米。這種情況讓民眾大失所望,直接反映在民調數據上,馬科斯的支持率僅為25% ,比莎拉足足低了34個百分點。為了拉票,馬科斯還使出“禍水東引”的手段,先是炒作“中國干涉大選”的陰謀論,又在南海搞小動作,試圖用民族主義情緒煽動民眾投票熱情。但菲律賓民眾并不買賬,街頭采訪中,有漁民直言總統應該先解決油價和魚價問題。
對于眾多菲律賓民眾而言,相較于南海局勢與美菲軍事合作這類政治議題,他們更為關切的是與生活息息相關的經濟問題,如居高不下的通貨膨脹率、糧食供應的穩定性以及就業崗位的充足性等。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杜特爾特陣營始終將經濟民生問題置于重要位置,全力為民眾爭取更好的生活條件。正因如此,在中期選舉推進過程中,雙方的支持率差距逐漸拉大,態勢愈發清晰。
馬科斯(資料圖)
現任總統馬科斯陷入民意持續下滑的困境,政策方向與民眾期待存在明顯背離,支持率一路走低。而莎拉的潛在威脅可能終結他的政治生涯,杜特爾特家族隨時準備重掌權力核心。
馬科斯團隊必須贏得這場較量才能穩住執政根基,否則失去民意支持的政府恐將面臨執政危機。如今這場較量既分勝負,也定生死,且看后續結果的公布!當初馬科斯能問鼎寶座,全仗莎拉冰釋前嫌與他共組競選聯盟,如今勝選時的手足情深倒成了過眼云煙。權柄在握的馬科斯開始謀劃甩開盟友,將杜特爾特送進海牙的棋局早有端倪。菲律賓大選聚焦國會和地方政權爭奪,共涉及329個議會席位和超18000個地方職位。
這次選舉可不是鬧著玩的。這是老百姓對馬科斯這兩年工作的打分,更是對國家未來的選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