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巴基斯坦總理夏巴茲親自跑到卡姆拉空軍基地視察。
還宣布了一個“大消息”:
5月6日到7日晚上,在克什米爾地區的潘普爾附近打下了印度第六架飛機——一架幻影-2000戰斗機。
這架幻影-2000,可不是普通戰機。
這是法國達索公司生產的高級戰機,印度花大價錢買了50多架。
一架差不多要3500萬美元(約2.5億人民幣)。
這種飛機速度飛快,能達到音速的2.2倍,一次飛行能覆蓋1550公里的作戰范圍,還能掛載各種先進導彈和炸彈。
這一次,中國武器是徹底露臉了。
巴基斯坦用中國貨“打臉”西方
過去幾十年,西方軍事專家一直有個觀點:
“中國戰機沒打過仗,性能存疑。”
如今,印巴空戰成了一場實戰檢驗,而結果顯然出乎許多人意料。
美國知名軍事媒體《戰區》發文承認,他們可能一直低估了中國軍工實力。
這種評價在五年前幾乎不可想象。
雖然美國仍保持領先,但差距正在縮小,特別是在亞太地區。
印巴空戰,只是展現中國軍工實力的一個小窗口。
而這個小窗口,讓世界看到了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
中國軍工已經成為全球頂尖力量之一。
隨著更多國家尋求軍事裝備多元化采購,不再完全依賴西方,中國武器出口的“朋友圈”將繼續擴大。
殲-10C雖然不是“最新款”,但它有幾大優勢讓它在國際市場上極具吸引力:
性價比極高,一架殲-10C的售價約為4000-5000萬美元。
而同級別的F-16V要6000-7000萬美元,法國陣風戰機甚至高達1億美元以上。
而且無附加條件,美國出售武器通常附帶各種條件,限制使用國的主權。
而中國幾乎不設門檻,這對許多發展中國家極具吸引力。
維護成本也低。
美國戰機的后續保養、零件供應常常讓購買國傷筋動骨。
殲-10C的維護成本低,且中國提供全面技術支持。
殲-10C設計考慮了各種惡劣環境使用需求,能適應高原、高溫、多塵等復雜條件,非常適合發展中國家使用。
目前,多個國家已經表示對殲-10C感興趣。
伊朗受制于西方制裁,急需更新老舊空軍裝備。
埃及正在多元化軍事采購渠道,減少對美國依賴。
阿爾及利亞,傳統上使用俄羅斯裝備,但正尋求多元化。
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都在考慮更新空軍裝備,對殲-10C表示興趣。
美國可以不喜歡這個事實,但無法阻止它——中國軍工已經站穩腳跟,而殲-10C只是這個趨勢的一個代表。
未來十年,我們很可能會看到更多使用中國戰機的空軍。
但身為大國,被打臉的印度,哪里會那么甘心?
36艘軍艦堵門
根據雙方此前達成的停火協議,印度海軍艦隊本應在5月10日全部撤離。
然而到了5月15日——整整5天過去了。
印度非但沒撤軍,反而擺出一種一種“我不服,我還要打”的姿態。
據印度權威媒體“今日印度”5月15日最新報道,印度海軍目前在巴基斯坦最大港口卡拉奇附近部署了一支龐大艦隊——36艘軍艦,其中還包括印度的維克蘭特號航空母艦。
印度出動36艘軍艦,是什么概念?
我們先來看看數據:印度海軍現役主要作戰艦艇總數約為150艘。
也就是說,印度此次出動了近四分之一的海軍力量!
這在和平時期是極為罕見的大規模部署。
維克蘭特號航母更是印度的海上王牌。
這艘2022年服役的國產航母,排水量4.5萬噸,可搭載30架戰機。
印度派出維克蘭特號,相當于把自己的“拳頭”伸到了巴基斯坦家門口。
為什么,印度選擇在卡拉奇附近部署軍艦?
因為卡拉奇對巴基斯坦的重要性無法估量。
卡拉奇是巴基斯坦最大城市和經濟中心,更是巴基斯坦最重要的港口,約95%的巴基斯坦國際貿易都通過這里進行。
如果卡拉奇港被封鎖,巴基斯坦的經濟將在短時間內陷入癱瘓。
印度艦隊的部署,形同一種“準封鎖”狀態。
對巴基斯坦而言,長期依賴進口能源和糧食,一旦海上通道被切斷,國內物資短缺將在兩周內變得明顯。
為什么印度在停火后還如此咄咄逼人?
面子問題肯定有。
印度在前期空戰中損失了多架戰機,軍方內部有強烈的“報復心理”。
另外,新一屆剛剛組建,需要向國內民眾展示強硬立場,證明不會在安全問題上妥協。
其實,還有戰略考量。
通過海上威懾,印度希望迫使巴基斯坦在未來和談中做出更多讓步。
印度航母戰斗群在卡拉奇外海晃悠了好幾天,威風凜凜地展示肌肉。
但,就是不開火。
這讓巴基斯坦海軍的054AP護衛艦和那些裝載的鷹擊-12超音速反艦導彈憋得難受——本想趁這機會在世界面前“大展身手”,證明一下中國制造的硬貨有多厲害,結果印度人就是不"接招"。
054AP是什么來頭?
它是中國為巴基斯坦專門定制的先進護衛艦,基于中國海軍的054A型護衛艦改進而來。
2018年,中巴簽訂了4艘054AP的建造合同,價值約12億美元。
到2023年底,全部4艘已交付巴基斯坦海軍。
這種護衛艦排水量約4000噸,最高航速27節,裝備有先進的雷達系統、防空導彈和反艦導彈。
最重要的是,它裝備了CM-302超音速反艦導彈。
這是鷹擊-12的出口型號,也是其最大的賣點。
鷹擊-12,它被軍事專家稱為“航母殺手”,是中國研發的最先進反艦導彈之一:
最大射程290公里,超美國“魚叉”導彈的240公里。
3-3.5馬赫馬赫,約每小時3600-4200公里。
彈頭重量有300公斤,足以重創大型軍艦。
簡單來說,這種導彈快得像閃電,打得又準又狠。
傳統防空系統,從發現到攔截的時間窗口極短,即使是最先進的“宙斯盾”系統也很難100%攔截。
然而,鷹擊系列導彈面臨的最大問題是缺乏實戰驗證。
在軍火貿易中,有句俗話叫“沒打過仗的武器就像沒談過戀愛的人講愛情”——全是理論。
買家總會疑慮:
這東西真能在戰場上發揮威力嗎?
俄羅斯的導彈在敘利亞戰場上有實戰表現,美國的武器在多次海灣戰爭中證明了自己。
相比之下,中國武器的“實戰簡歷”相對單薄,這一直是制約出口的因素之一。
一旦證明它能對抗甚至擊中印度航母,國際市場反響將是巨大的。
那為什么印度海軍不愿接招?
第一,航母太貴重了。
維克蘭特號造價30億美元,是印度國防史上最昂貴的單一裝備之一。
第二,航母代表國家榮耀,任何損失都將造成嚴重后果。
一旦航母也被打沉了,那就是天大的笑話了。
未來怎么走?
停火不等于和平,撤軍才是真誠。
印度這種“口頭停火、行動增兵”的做法,無疑給脆弱的印巴關系又添了一把火。
短期內,印巴關系恐怕難以真正改善。
兩國都有國內壓力,沒人敢示弱。
巴基斯坦宣傳擊落印度戰機,印度否認并強調自己的軍事優勢,這些都是給本國民眾看的。
雖然在核武器的陰影下,印巴這對“宿敵”的任何摩擦都不容小覷。
不過,全面戰爭的可能性不大。
兩國都清楚核戰爭沒有贏家,經濟上也承受不起。
最可能的結果是:
繼續在邊境小規模沖突,互相指責,但都控制在一定范圍內。
說到底,這場空戰只是印巴70多年恩怨的又一個節點。
和平需要雙方真心實意地坐下來談,但目前看來,這條路還很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