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的南亞火藥桶再次被點燃。據印度媒體報道,巴基斯坦發射的6枚導彈精準摧毀印度價值24億美元的軍事資產,平均單枚導彈造成4億美元損失的效率震驚全球軍事觀察家。這場看似突然的沖突實則暗藏玄機——印度此前剛簽署停火協議不到24小時便突襲巴鐵首都附近的努爾·汗空軍基地,6枚“布拉莫斯”導彈在夜色中呼嘯而出,卻被巴方防空系統攔截八成,僅造成有限破壞。這種“先停火再偷襲”的策略被國際媒體直指為“教科書級陰招”,連美國調停特使都淪為印度戰略欺騙的棋子。
印度損失的不僅是5架單價超4億美元的戰機(含3架法國“陣風”),更包括一套俄制S-400防空系統核心組件。巴基斯坦梟龍Block3戰機以CM-400AKG超音速導彈(末端速度6馬赫)實施“偵—控—打”一體化作戰,僅用10秒便突破S-400防御,成本不足印方反擊費用的1/10。這種非對稱打擊暴露出印度“萬國牌”裝備的致命傷:耗資54億美元引進的5套S-400系統,其48N6DM導彈(射程250公里)在實戰中竟被170公里探測距離的KLJ-7A雷達提前鎖定。更諷刺的是,印度吹噓“70%國產化”的導彈殘骸里,俄制導引部件斷裂的畫面在社交媒體瘋傳。
莫迪政府將報復目標鎖定中國承建的尼魯姆·杰魯姆水電站,絕非臨時起意。這座投資超28.9億美元的水電樞紐是中巴經濟走廊關鍵節點, 尼魯姆·杰魯姆電站控制巴基斯坦60%灌溉水源,更 是中巴經濟走廊124個項目的電力中樞。 摧毀它既能打擊巴方電力命脈,又可劍指中國300億美元在巴基建投資。這種“經濟戰”手段與印度此前斷水制裁一脈相承,但國際法專家指出,攻擊民用基礎設施已涉嫌戰爭罪。耐人尋味的是,莫迪在軍方戰報尚存爭議時便高調宣布“大勝”,其轉移國內矛盾的意圖昭然若揭——印度通脹率突破9%、盧比匯率暴跌至1:85,軍演成了緩解經濟危機的麻醉劑。
從印軍女飛行員被俘視頻流出的屈辱,到導彈誤擊錫克教圣地阿姆利則的荒誕,這場沖突處處透著失控風險。巴方用“銅墻鐵壁”行動回敬:法塔赫導彈癱瘓印軍倉庫,網絡攻擊致使其七成電網崩潰,殲-10CE攜帶霹靂-15導彈越境打擊。而印度西部軍區為6枚導彈齊射耗盡一周彈藥儲備的窘態,與其“世界第四軍事強國”的定位形成辛辣反差。美國白宮發言人“被當擦腳布”的憤怒,俄羅斯對S-400“不如中國二踢腳”的吐槽,共同構成這場鬧劇的國際注腳。
當印度空軍元帥巴爾蒂突然宣布“不打了”時,全球終于看清這場豪賭的結局:用24億美元代價驗證了巴基斯坦的導彈精度,用大壩爆破得罪了主要投資國,用?;鹌墼p消耗了國際信譽。正如巴方繳獲的印度戰機黑匣子數據所示——“陣風”雷達160公里探測距離在殲-10CE的240公里雷達面前形同裸奔,這場沖突本質是體系化作戰對單兵裝備的降維打擊。而莫迪政府用民粹主義裹挾軍事冒險的治國邏輯,或將把南亞推向比導彈殘骸更危險的深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