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輪印巴沖突,看起來體量龐大的印度被巴基斯坦揍的灰頭土臉,可以說是經典的反霸權案例。因為自本輪印巴關系緊張開始,美以就第一時間站出來發聲支持印度,印度也仗著自己“強大的”綜合國力,躍躍欲試的挑起戰爭。但結果卻發現自己是外強中干,只能停戰。
巴基斯坦在本輪印巴沖突中的表現是值得世界所有需要反霸權國家學習的。因為巴基斯坦與中國學了三招,徹底打在了印度的軟肋上。
第一招,向大哥買靠譜的武器。
本輪印巴沖突的巴方從弱勢到強勢,核心在于中制武器的大放異彩,將印度的一眾所謂的先進武器揍的滿地找牙。印度空軍的王牌“陣風”戰機直接被打了個4比0,而立大功的就是中國的殲-10CE戰機和紅旗-9防空系統。
所以巴基斯坦的成功經驗告訴我們,反霸權,首先自己要建立強大的國防力量,畢竟打狗也要找根趁手的棍子。當然,對于中小國家來說,武器數量不要貪多,但要求精。印度就是貪多,東一榔頭西一棒槌,買的蘇-30戰機,中看不中用,買的航母,也是樣子貨,結果樣樣稀松,遇到戰事,根本難堪大用。
反觀巴基斯坦,腳踏實地,與中國合作研發的“梟龍”戰機,從最初的三代機,逐步改進升級,如今最新的梟龍block3戰機,性能足以比肩四代半戰機,就是對上“陣風”戰機,也有一戰之力。
第二招,學習大哥的體系,與時俱進。
印巴空戰,巴基斯坦空軍以不到印度空軍一半的兵力完勝印度,最核心的因素不是單個武器優異的性能,而是體系化的作戰。巴基斯坦的空軍從戰機、預警機、地面防空系統甚至是地面情報中心,全部是全套的中國制造。這表面上是買中國的武器,實際上是學習中國的現代化作戰體系。
因為巴基斯坦明白,單個武器再先進也有限,“渾身是鐵才能打幾根釘”。如果能夠將不同的武器融入體系之中,攥指成拳,那就會達到1+1>2甚至>3的效果。
此次印巴空戰就是如此,從性能上講,“陣風”戰機的與殲-10CE并沒有太大的差距,即便有,也遠不至于被殲-10CE“剃光頭”。究其根本,就是巴基斯坦建立了現代化空地一體作戰體系。比如殲-10CE的機載雷達最大探測距離不過220公里,但是通過中制ZDK-03預警機、紅旗-9防空系統,可以將探測距離延伸到400甚至500公里, 然后通過數據鏈進行交互,實現對印度“陣風”戰機的單方面信息碾壓。
第三招,遇到挑釁,先禮后兵,施展有效的外交手段。
巴基斯坦在克什米爾恐怖襲擊事件爆發后,先是申請國際社會進行事件調查,其次是向大哥中國通報事態進展情況。這兩招外交手段,一來讓巴基斯坦站在了道德和法理的制高點,二來讓巴基斯坦有了強力的后盾和主心骨。
這樣在應對印度隨后的挑釁和軍事行動中,便可以游刃有余。小范圍沖突,憑借體系優勢不會吃虧,大范圍沖突又有大哥中國兜底,還在法理道義上占據主動。雙管齊下,讓印度騎虎難下,防止印度出現輸紅眼發動全面戰爭的可能。
巴基斯坦的成功案例讓全世界知道,反霸權既要自身足夠硬,也要占理,還要懂策略,學會借力,這樣才能夠進退自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