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龜子女兒:我媽努力這么久,不就是為了讓我蹭嗎?網友:說的沒錯
近日,知名主持人“金龜子”劉純燕的女兒王逸宸在直播中的一番言論引發熱議。她在回應網友關于“星二代靠父母資源”的質疑時,直言:
“我媽努力這么久,不就是為了讓我蹭嗎?這有什么問題?”
此言一出,迅速登上熱搜,網友態度兩極分化:
支持方:認為父母為子女鋪路天經地義,普通人也會動用關系幫孩子找工作,明星家庭更無可厚非。
反對方:批評這是“特權思維”,星二代輕松獲得機會,擠占了普通人的上升通道,違背公平競爭。
說起劉純燕,她是央視資深兒童節目主持人,因主持《大風車》角色而得名,與何炅搭檔主持《大風車》,塑造“金龜子”形象,成為90后、00后集體回憶。
經典節目有《聰明屋》、《玩偶一牽一》、《金龜子城堡》等,以活潑幽默的風格深受孩子喜愛。
她也是配音界的“隱形大佬”,曾配音《哆啦A夢》(1991年版)中的“哆啦A夢”;《米老鼠和唐老鴨》中的“米妮”;《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中的“大頭兒子”。
也曾為《紅樓夢》《三國演義》等劇中的兒童角色配音。
她30年如一日的“鍋蓋頭+背帶褲”造型,成為個人標志,被譽為“最溫暖的童年符號”,敬業、親和力強。
同時,金龜子在娛樂圈人脈廣泛,與何炅、董浩等關系密切,曾為女兒牽線參與綜藝、晚會等資源,但也因此備受質疑。
女兒王逸宸于2019年以“金龜子女兒”身份亮相《聲臨其境》,被何炅特別介紹;
日?;钴S于小紅書、抖音,分享穿搭、美妝內容,定位“時尚博主+新人演員”。
不過也因為實力尚未經受大眾檢驗,但已拿到優質資源,被質疑“強推之恥”,這一次直播言論進一步激化了“星二代特權”的輿論矛盾。
網友熱議的焦點主要集中在“父母資源該不該世襲”。
支持派觀點:
現實本就如此——普通人拼爹媽買房、找關系進國企的少嗎?明星家庭資源傳給子女再正常不過。
父母奮斗的意義——金龜子打拼一輩子,不就是為了讓孩子過得更好?酸的人只是沒這樣的爸媽。
反對派觀點:
擠壓普通人機會——科班生跑組幾年拿不到角色,星二代靠爸媽一句話就能演女主,這叫公平?
德不配位——要蹭資源也行,先拿出實力!看看木村光希,強推多年仍被嘲“資源咖”。
中立理性聲音:
資源是雙刃劍——星二代起點高,但觀眾容忍度更低。沒真本事的話,反噬來得更快。
看近些年演藝圈行業現狀:星二代似乎“蹭資源”已成常態。
近段時間,黃磊女兒黃多多搭檔王一博、王傳君、湯唯出演《人魚》,此事一經傳出迅速在網上引起熱議,網友直言:明星的孩子依舊是明星,她果然進了娛樂圈。
包括陳飛宇(陳凱歌之子)等,都借助了父母資源快速出道。
根據某平臺統計,2023年新出道藝人中,星二代占比達17%,且多集中在頭部項目。
而資本選擇使用星二代的原因也很簡單,在他們看來,這很符合資本邏輯,他們認為:星二代是風險可控的“保險牌”。
星二代自帶話題度和家庭人脈,制片方選用可降低宣傳成本,比如黃多多(黃憶慈)與王一博演的《人魚》,網友奔著吐槽也得去看一看。
但若觀眾不買賬,比如向佐主演《封神傳奇》票房慘敗,資本也會迅速撤退。
所以,星二代有明星光環加持,本身比其他人更容易得到資源,但是想要走得長遠,歸根結底還是看實力。
可接受:關曉彤、楊玏等星二代憑實力扭轉口碑。
不可接受:張思樂(張光北女兒)在《覺醒年代》中演技生硬,遭群嘲“關系戶”。
回到金龜子女兒王逸宸這里,想要被觀眾認可,還是要有拿得出手的作品,可逐步擺脫“靠媽”標簽。
這一次她的直播言論陷入爭議,大家并不是針對她個人,也不是針對金龜子(然女兒言論有點爭議,但金龜子本人的職業素養沒得黑),更不是針對“蹭資源”本身,而是對“德不配位”的天然反感。
甚至大家覺得,她說的“您多努努力,您的孩子也能蹭您的”還有一定道理。
但大家也認為:星二代既然享受了特權,就該以更高標準要求自己,“合理利用資源”與“強捧遭天譴”還是有區別的,應該用市場投票決定誰該留下。
我要說的就是這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