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兩國綿延了幾十年的矛盾,終于在近期來了一個“大爆發”,在印度率先對巴基斯坦發動進攻之后,巴基斯坦也奮起反擊,并成功取得了此次印巴沖突的勝利。但是,令人覺得十分意外的是,在沖突之中吃了大虧的印度雖然表面上接受了停火,但是內心似乎還是“不服”。印度總理莫迪近期就開始頻放“狠話”,甚至頗有一副準備“整軍再戰”的意思。
在印巴沖突之中,中美兩國其實已經多次釋放了“勸和”的信號,如中方外長王毅與印度、巴基斯坦通話,從中調解,希望雙方能停火止戰;美國也多次表態,要調停印巴沖突,美國國務卿魯比奧也曾經表示希望印巴軍事降溫。
不過,令人覺得十分意外的是,印度總理莫迪似乎準備“無視”中美兩個世界大國苦口婆心的勸說,絲毫面子不給,甚至有可能準備一意孤行繼續與巴基斯坦搞對抗。
不久前,莫迪在印巴沖突之后首次發表了公開講話,莫迪的講話在外界看來,簡直就是火藥味十足,莫迪不僅表示,是巴基斯坦主動求和之后,印巴停火才達成的,其原話是這樣的:“當巴基斯坦呼吁并表示不會再沉迷于任何形式的恐怖活動或軍事冒險時,印度考慮給并給出了回應。”
而且,莫迪還大言不慚地稱,印度只是“暫停”了對巴基斯坦的軍事行動,并將“以自己的方式”報復任何襲擊。也就是說,莫迪已經公開強調,印度的軍事行動只是“暫停”,那么也就意味著隨時都會“再度開始”,那如果又有“襲擊”的話,按照莫迪的說法印度就有可能展開報復。
另外在11日,也就是印巴停火協議剛剛達成之后不到一天,印度國防部發言人直接放狠話,說印度會遵守停火協議,但絕不會放松警惕,已經下令海陸空三軍加強戰備,就等著回擊巴基斯坦的 “挑釁”。由此可見,盡管印度已經在事實上戰敗,但是印度卻還是沒有放棄大搞軍事霸凌和軍事威壓的心思,一旦有“機會”,印度有可能就會毫不猶疑地使用武力手段達到自己稱霸南亞的險惡目的!
其實,印度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心思,那也并不奇怪。畢竟,從“硬實力”上說,印度的整體實力確實要遠遠強于巴基斯坦。根據相關資料顯示,印軍的總兵力超過145萬,放眼全球,能夠擁有這么大規模的兵力的國家,其實也就只有中美俄三家而已。而相比之下,巴基斯坦軍的總兵力不過60余萬,還不及印度的一半。印巴兩國之間在兵力規模上的差距可以說非常巨大,甚至可以說兩國壓根來說就不在一個量級。
比如印度陸軍擁有各種型號的坦克4000多輛,其中包括1000多輛T-90S、1200多輛T-72M1等等!而巴基斯坦陸軍則2400多輛坦克,整體規模遠不如印度陸軍。印度海軍還有包括加爾各答級、維沙卡帕特南級、德里級等在內的多艘大型驅逐艦,數量眾多的護衛艦,印度海軍甚至還有核潛艇!
巴基斯坦海軍既沒有航母、又沒有驅逐艦、更沒有核潛艇,實力可以說遠遠不不及印度海軍。說白了,從紙面數據上看,或許只有巴基斯坦空軍的先進戰機數量能夠與印度空軍相媲美。而整體軍事實力的極大優勢,可能就是印度至今還在口出狂言的重要原因。
不過,明眼人都看得出,印度的強大,其實只是表面上強大。尤其對于依靠煽動民粹上臺的莫迪當局來說,一旦印度在之后的沖突之中再度承受重大損失,那莫迪當局所面臨的后果可能不僅僅只是黯然下臺這么簡單。因此,莫迪只是嘴上說說,有可能根本沒有再度開戰的能力,而印度發布的這些瘋狂言論,其實都是為了安撫國內民眾情緒,給民眾一個交代而已。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雖然目前印巴處于停火狀態,但邊境局勢依然十分緊張。雙方互相指責,小規模沖突不斷,這都為未來局勢埋下了隱患。印度既然已經公開宣布145萬大軍保持戒備,那么巴鐵方面自然不甘示弱,剛剛取得了大勝的巴基斯坦也已經認清了自己的實力,絕不會輕易對印度妥協。
如果印度真的悍然“踩紅線”,那么巴基斯坦的反擊必然接踵而至,南亞大陸有可能會再度面臨大規模戰爭的威脅,這一點確實是值得高度關注和警惕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