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5日,菲律賓國家安全委員會高層突然宣布,即使未獲中方許可,也將強行為非法“坐灘”在仁愛礁的“馬德雷山號”補給。
幾乎同一時間,越南外交部也對中國南海禁漁令提出抗議,并遞交外交照會。
一、“沒有許可也要補給”
5月15日,菲律賓國家安全委員會高層公開宣布:即便沒有中方許可,也要對“坐灘”在仁愛礁的“馬德雷山號”進行補給。
所謂“馬德雷山號”,是一艘早已報廢的二戰時期坦克登陸艦,被菲律賓軍方于1999年故意擱淺在仁愛礁,并派駐海軍陸戰隊員長期駐守,以此達到據點實控的目的。
這艘破船在南海局勢中被當作前哨陣地,長期以來就是中菲關系中最敏感、最具爭議的問題之一。
中國多次明確指出該艦“非法坐灘”,要求其拖走,但菲律賓始終以“維修”“人道補給”為借口,維持其非法存在。
而馬科斯政府此次不僅沒有收斂,反而變本加厲地明確提出:哪怕中方不同意,補給也照常進行。
這等于是在對中國說:“你說不準,我偏要做?!边@是外交領域罕見的硬碰硬挑釁,已經超越了所謂主權分歧的范疇,而是一種蓄意制造摩擦、逼迫中國表態的策略性動作。
令人玩味的是,馬科斯政府的這份“戰書”并不是在中菲關系緩和的大背景下送出的,而是在其國內政治遭遇重大失敗的節點上。
5月中旬,菲律賓中期選舉塵埃落定,馬科斯陣營慘敗,僅拿下六席,其“新菲律賓聯盟”未能拿到參議院多數席位,甚至連馬科斯的親姐姐都選擇與老對手杜特爾特陣營結盟。
這一系列政壇地震,幾乎讓馬科斯的執政根基動搖。
在這種情況下,馬科斯選擇了最典型的“外部轉移法”:炒作對華沖突,挑動民族主義情緒,通過制造外交緊張來掩蓋內政潰敗。
這種操作方式,在歷史上屢見不鮮,當領導人失去國內合法性時,制造外部敵人是最廉價也最有效的政治工具。
他知道,目前菲律賓國內的經濟問題無法短期解決,失業率居高不下、通脹嚴重、能源危機頻發,年輕一代對政府極度不信任。
在此背景下,他急需一個議題讓民眾轉移視線,而南海,正好成了最理想的出口。
二、越南借菲律賓挑釁之機偷襲
就在菲律賓“下戰書”的同一天,越南也不甘示弱地在外交層面出手。
5月15日,越南外交部發言人公開宣布,堅決反對中國在南海實施的年度禁漁令,并向中方遞交了外交照會。
禁漁令本是中國為保護南海生態系統、合理分配漁業資源而每年例行實施的措施,但越南卻選擇在此時公開對抗,顯然不是出于環??紤]。
事實上,越南針對中國南海政策的反對早已不是新聞。
不同于菲律賓的“急先鋒”姿態,越南在南海問題上更傾向于“技術型對抗”與“機會主義外交”。
這次高調抗議禁漁令,不過是一次精準的借勢操作——借菲律賓挑釁引發的國際輿論焦點,給自己的非法主張增添“正義感”外衣。
我們必須指出:中國對南海實施的禁漁令不僅具備法律依據,也符合國際社會對可持續漁業的普遍共識。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明確賦予沿海國家對其專屬經濟區資源的管理權,中國作為最大沿海國之一,實施禁漁本屬主權范疇。
然而,越南卻執意抹黑為“單方面霸權”,還試圖把本國漁民的非法捕撈行為包裝成“民族經濟命脈”。
這種“反生態、假維權”的操作,是對國際規則的拙劣篡改,也是越南在南海問題上慣用的“雙面外交”伎倆。
一方面在區域平臺上裝作與中國“溝通合作”,另一方面在國際媒體上煽動中國“擴張主義”的敘事,為自己侵占南海島礁、無視規則制造合法性。
尤其在當前南海局勢升溫的大背景下,越南此舉的時機選擇可謂用心險惡——既能在外交上撈取籌碼,又能在對外關系中提升“抗中”形象,增強與西方國家在南海議題上的互動,尤其是爭取美國、日本等國的戰略支持。
三、中國如何出手應對?
面對菲律賓“戰書”與越南“趁火打劫”的雙重夾擊,中國的回應并未陷入被動。
5月15日,中國海事局宣布:三沙海事局將于15日8時至16日18時,在南海六個海域進行軍事訓練,并對相關區域發布航行禁令。
注意,這不是一次例行軍演,而是一次極具針對性的戰略部署,其背后信號十分明確。
第一,這次軍演覆蓋范圍廣、反應速度快,從宣布到實施幾乎無縫銜接,充分說明中國軍方已進入高度戒備狀態,具備在任何節點迅速處置突發局勢的能力。
對外界而言,這釋放出一個重要信號:中國不僅看得清局勢,更已經準備好“動手”的各類預案。
第二,中國沒有選擇在外交場合“口水戰”,而是以實際軍事部署來進行回應。
這種冷靜而堅定的戰略思維,說明中國并不打算跟隨菲律賓或越南的“情緒節奏”,而是按照自己的國家利益和安全考量來主導局勢。這不是反應,而是主動出擊。
第三,更重要的是,中國軍演背后的真正用意是建立“紅線意識”——讓區域內外勢力明白,在南海,中國有自己的底線與邊界。
你可以嘴上挑釁,但別越雷池一步。一旦軍事補給觸碰底線,一旦非法捕撈侵入核心海域,后果不會只是外交交涉,而是有可能觸發更具實際性的強硬反制。
結語
南海不是某些國家用來掩蓋內政失敗的舞臺,更不是外部勢力博弈中國的“試驗場”。任何國家試圖以“灰色地帶操作”挑戰中國底線,最終只能自食其果。
馬科斯的“戰書”與越南的“跟風”,也許短期能博得些許輿論掌聲,但在南海這盤大棋上,真正決定勝負的,從來都不是誰叫得最兇,而是誰能站到最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