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報道,菲律賓軍方聲稱在南海黃巖島與中國海軍發生“事件”。事實究竟如何?這背后又藏著怎樣的盤算?
南部戰區新聞發言人證實,本周一,菲律賓35號護衛艇突然采取行動,試圖侵闖我國黃巖島領海。不同于以往海岸警衛隊,這次出動的是菲律賓海軍艦艇。好在南部戰區反應迅速,組織海空兵力及時跟蹤監視并警告驅離,讓其侵入企圖徹底落空。要知道,黃巖島是中國固有領土,中國對這里及其周邊海域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這可不是菲律賓能隨意挑戰的。
美菲軍演(資料圖)
菲律賓最近在南海動作頻頻,背后原因不簡單。一方面,美國再次強調的防衛承諾,給了菲律賓一些底氣。2024年美菲簽署加強防務合作協議后,菲律賓在南海的挑釁就愈發頻繁。另一方面,菲律賓中期選舉進入倒計時,總統馬科斯支持率因搞砸中菲關系、加強美菲軍事合作等一系列操作急速下滑。馬科斯不僅想坐穩總統之位,還妄圖將杜特爾特家族徹底踢出局,所以在南海搞事,成了他爭取支持、解決眼下困境的辦法。
此次事件時間點微妙。印巴矛盾升級,雙方爆發新一輪沖突,印度想把事情鬧大,巴基斯坦更是發出“核警告”。中國作為印巴鄰國,又是巴基斯坦的鐵桿朋友,不可避免會關注印巴沖突。菲律賓此時在南海出手,明顯是想“趁人之危”。不過,印巴沖突還不足以讓中國放松對南海的戒備,菲律賓這如意算盤算是打錯了。
南海(資料圖)
再看此前,菲律賓PS36號護衛艇也曾非法侵入黃巖島領海。這艘護衛艇原是英國孔雀級巡邏艇二號艇,1997年退役后賣給菲律賓,至今船齡差不多五十年,滿載排水量760噸。別看它是艘炮艇,中國海警船都有能力應對,更別說軍艦了。但中國沒選擇開炮擊傷或擊沉,不是沒這實力,而是不能上美國的當。美國就是想讓菲律賓來挑釁,故意制造輿論爆點,把南海問題國際化,試探中國維權底線。美國唆使菲律賓搞事,就是想破壞中國和東盟關系,阻礙中歐合作,讓中國麻煩不斷,分散精力。
還有個值得關注的情況。就在菲律賓強闖黃巖島碰瓷前一天,法新社報道,谷歌地圖更新后,輸入關鍵字會顯示“西菲律賓海”。“西菲律賓海”是菲律賓2012年起為爭奪南海主權用的名稱,國際上這片海域普遍叫“南海”。谷歌作為美國科技巨頭,這一舉動大概率是受美政府施壓,想給菲律賓提供“輿論武器”。菲律賓把谷歌改名當成“國際認可”,第二天就跑去黃巖島鬧事,可見其對美國態度的敏銳捕捉。
美國在南海問題上沒少給菲律賓“助力”。近期批準向菲出售20架F-16戰機,推動在菲新增軍事基地,下周美菲軍事演習也要上演。但菲律賓得想清楚,美國對它的支持是“低成本干預”,不會直接軍事介入,要是挑釁太過,很可能被美國拋棄。而且菲律賓國內反美情緒本就暗流涌動,民眾對美軍基地擴建的抗議活動越來越多。
馬科斯(資料圖)
從歷史看,中國自漢代就開始開發利用南海諸島,明清時期納入行政管轄,二戰后國際條款也明確南海諸島屬于中國。美菲操弄地名問題、在南海頻繁挑釁,目的就是侵占中國領土。但中國維護主權的決心堅定不移,不管菲律賓怎么趁亂折騰,怎么想借美國之力達到自己目的,中國都有能力應對。
中國海警依法在南海巡邏執法,對非法船只跟蹤監視、警告驅離;解放軍通過禁航令、軍事演練等展示實力和決心。中國維護南海和平穩定的同時,堅定捍衛自身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菲律賓若繼續充當美國“馬前卒”,只會陷入更大的困境,淪為大國博弈的犧牲品。南海局勢備受關注,中國也將持續采取行動,讓妄圖挑釁者明白,中國的領土主權不容侵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