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瀚森雙手暴扣砸筐,籃架晃動時才19歲。
聯合試訓對抗賽輸球,他卻拿下11分6籃板6助攻。ESPN榜單曾把他從77位掉到90位,如今球探搶著面試。
裸高216厘米,臂展220厘米,手長25厘米。這樣的靜態數據,連約基奇模板對比都占優。
3/4場地沖刺3.38秒,比去年前十中鋒克林根還快。
原地縱跳26英寸,助跑起跳30英寸,周志豪也沒拉開差距。
,這個內線大個子三分投籃比中投還準。CBA結束后才適應NBA三分線,試訓里卻手感火熱。
弧頂策應多次連線隊友,釘板大帽讓對手進攻受阻。扎實要位占盡優勢,18分鐘里攻防兩端都有存在感。
選秀預期原本是次輪末段,兩場試訓后行情看漲。更多球隊拋出橄欖枝,單獨面試邀請比原計劃多。媒體人說他表現超越NCAA優秀中鋒,這話有多少分量?
中國球迷當然希望他復制周志豪軌跡,甚至走得更遠。但NBA對抗強度遠超想象,他的對抗短板何時補齊?
19歲的年紀是優勢,技術成熟度能不能跟上節奏?試訓數據亮眼只是開始,真正考驗在選秀大會當晚。
過往亞洲中鋒登陸難,他能否打破二輪末段的宿命?手大意味著控球優勢,策應能力會成NBA生存鑰匙嗎?
我個人認為,他的沉穩心態比數據更珍貴。面對記者提問,那句“要么你從我頭上飛過去”足夠霸氣。
但NBA需要持續穩定,季前賽才是真正的試金石。當越來越多中國球員沖擊NBA,楊瀚森走出不同路徑。
沒有NCAA背景,從CBA直接參選,這條路注定充滿挑戰。他的每一次進步,都在為中國籃球積累經驗。現在懸念還在延續,他的名字能否出現在6月的選秀名單?
次輪秀機會不多,但只要抓住就能改寫命運。
關注這個19歲的內線新星,看他如何書寫新可能。
籃球舞臺從不止步于數據,真正的較量永遠在場上。楊瀚森的NBA之路剛剛起步,未來充滿未知與期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