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美國政府債務不斷增加,穆迪評級公司(Moody’s Ratings)周五盤后下調了美國的信用評級,從最高級別Aaa下調至Aa1,并將評級展望從“負面”調整為“穩定”。這一具有標志性的決定令外界對美國作為全球最優質主權借款國的地位產生疑問。
受此消息影響,納指和標普500 ETF美股盤后下跌0.4%,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短線從4.44%拉升至4.48%上方,整體漲幅擴大至5個基點。兩年期美債收益率漲4.5個基點,刷新日高至4.0037%。ICE美元指數短線下挫大約15點。
此前,惠譽評級(Fitch Ratings)和標普全球評級(S&P Global Ratings)已將美國評級調至AAA以下,穆迪的這一決定這意味著全球最大經濟體已被三大評級機構全部降級。值得注意的是,此前標普全球和惠譽下調美國信用評級時,美股無一例外都是大跌了一波。
媒體報道,此次美國信用評級下調為一級,并非突然之舉。早在一年多前,穆迪就已將美國信用評級展望調整為“負面”。此次評級下調后,穆迪將展望調整為“穩定”。
有意思的是,2012年特朗普曾發推預測美國將要被再次下調信用評級,作為對時任總統奧巴馬的批評,但最終評級機構其實并未“動手”,可如今當他擔任總統時評級卻真的被下調,算是被“狠狠打臉”了。
對削減赤字和支出前景持悲觀態度
穆迪指出,此次下調反映出美國政府債務與利息支付比例在過去十多年中持續攀升,現已遠高于同等級別的其他主權國家。
該機構表示,多屆美國政府和國會始終未能就削減年度財政赤字和利息支出的措施達成一致,不認為當前正在討論的財政方案能夠在未來多年實現實質性削減強制性支出和赤字。預計未來十年,由于福利類支出不斷增長而政府收入維持平穩,美國財政赤字將進一步擴大,政府債務和利息負擔也將不斷上升。
相比美國過去的財政狀況以及與其他高評級國家的比較,美國的財政表現將持續惡化。
根據穆迪的報告,在過去十多年里,美國政府債務急劇增加,主要源于持續性的財政赤字。在此期間,政府開支持續上漲,而減稅政策則削弱了財政收入。在赤字與債務不斷擴大的同時,利率上升進一步推高了政府的利息支出。
該機構認為,若不調整稅收與開支政策,美國預算靈活性將繼續受限。穆迪預計,到2035年,包括利息支出在內的強制性支出將占政府總支出的78%,高于2024年的73%。若2017年的《減稅與就業法案》得以延續,未來十年將額外增加約4萬億美元的結構性赤字(不含利息支出),這也是穆迪的基準預期。
因此,穆迪預計美國聯邦財政赤字將從2024年占GDP的6.4%擴大至2035年的近9%,主要受債務利息支出、福利類支出增加,以及收入增長緩慢所驅動。同時,到2035年,美國聯邦債務負擔預計將達到GDP的134%,遠高于2024年的98%。
此外,盡管美債依然受到強勁市場需求支持,但自2021年以來收益率持續上升,已令債務承受能力下降。預計到2035年,聯邦利息支出將占財政收入的約30%,高于2024年的18%與2021年的9%。2024年,美國廣義政府(聯邦、州與地方)利息負擔已占總收入的12%,而Aaa級主權國家的平均水平僅為1.6%。
評級展望調整為“穩定”
下調評級后,穆迪將評級展望定為“穩定”,意味著在Aa1評級下,正負風險大致平衡。穆迪指出,美國依然擁有諸多“非凡的信用優勢”,包括經濟規模龐大、具有韌性和活力,以及美元作為全球儲備貨幣的地位。
穆迪表示,美國經濟規模龐大、人均收入高、增長潛力強,且具備持續創新能力,有利于提高生產率和GDP增長。盡管在短期內美國經濟可能因應對高關稅政策而放緩,穆迪仍不認為長期增長潛力會受到顯著影響。
此外,美元作為全球主導儲備貨幣的地位,為美國提供了巨大的信用支持。這一地位帶來了廣泛的好處,使政府得以以較為溫和和可預測的成本融資大規模赤字并再融資龐大的債務。盡管全球央行近年來有多元化儲備趨勢,但穆迪預計美元仍將在可預見的未來保持主導地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