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測算,今年一季度,全國鄉村旅游接待總人次7.07億,同比增長8.9%;接待總收入4120億元,同比增長5.6%。鄉村旅游熱度的提升,與我國一直以來持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息息相關。
人居環境整治與鄉村產業振興相互促進、相輔相成,是實現鄉村全面振興的關鍵路徑。一方面,良好的人居環境能夠吸引人才、資金和技術等要素向鄉村集聚,為鄉村產業發展提供豐富的人力資源支持。另一方面,產業振興能夠為鄉村創造更多經濟收入,為人居環境整治提供資金支持,提高農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使農民更有能力和意愿參與人居環境整治。鄉村產業發展還可以帶動基礎設施建設,改善鄉村交通、水電等基礎設施條件,促進鄉村社會繁榮,形成良好鄉村社會氛圍,為人居環境整治提供物質基礎和精神動力。
這些年,我國以人居環境整治推動鄉村產業振興取得顯著成效。截至2024年,農村人居環境持續改善,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75%左右,生活垃圾進行收運處理的行政村比例穩定保持在90%以上,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超45%,村容村貌明顯提升。通過人居環境整治,鄉村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公共服務水平顯著提升。與此同時,農村新產業新業態蓬勃發展,農村電商、休閑旅游等產業穩步增長。接下來,堅持以人居環境整治推動鄉村產業振興,還要強化二者有效銜接,著力解決西部地區鄉村產業基礎薄弱、鄉村環境資金投入不足和整治意識不強等問題。
因地制宜發展鄉村產業,夯實產業振興基礎。大力發展現代農業,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提高農業附加值,增加農民收入。積極發展鄉村旅游、農村電商等新興產業,拓寬農民增收渠道。結合鄉村資源稟賦和區位優勢,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優化產業結構,提高產業競爭力。尤其注重培育壯大鄉村龍頭企業,發揮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促進鄉村產業規模化、集約化發展。
加強規劃引領,推動人居環境整治與鄉村產業振興協同發展。將人居環境整治與鄉村產業振興納入統一的規劃體系,充分考慮鄉村的自然條件、資源稟賦和發展需求,科學合理地確定人居環境整治和鄉村產業發展的目標、任務和重點,實現協同發展。在推動過程中要加強部門之間的協同配合,建立健全協同推進機制,形成工作合力。
加強宣傳教育,提高農民人居環境整治意識。充分利用各種宣傳渠道,如廣播、電視、報紙、網絡等,廣泛宣傳人居環境整治的重要意義和政策措施,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如舉辦培訓班、開展主題活動、樹立典型示范村等方式,提高農民對人居環境整治的認識和理解,引導農民樹立良好的生活習慣和環保意識,增強農民參與人居環境整治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加大資金投入,完善人居環境整治資金保障機制。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將人居環境整治資金納入財政預算,確保資金足額到位。加強對資金的管理和監督,提高資金使用效益。積極引導社會資本參與人居環境整治,通過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設立專項基金等方式,拓寬資金籌集渠道,為人居環境整治提供有力的資金保障。
加強制度建設,建立健全人居環境整治長效機制。完善考核評價機制,將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納入考核范圍,加強監督檢查,確保各項任務落實到位。強化對鄉村環境衛生的日常管理,通過表彰和獎勵等方式,激發廣大干部群眾參與熱情,有效推動人居環境整治與鄉村產業振興的深度融合,實現鄉村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有機統一。(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張再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