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ZJH于2025年5月16日發布的修訂版《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以下簡稱《重組辦法》),此次修訂核心要點及政策影響的詳細解讀:
一、修訂背景與目標
此次修訂旨在深化資本市場改革,落實注冊制要求,優化并購重組市場環境。重點通過簡化流程、創新工具、提升監管包容性,激發市場活力,支持上市公司通過并購重組實現資源整合和高質量發展。
二、主要修訂內容
1. 審核流程優化
簡易審核程序:首次設立簡易審核通道,符合條件(如交易規模較小、不涉及借殼等)的重組項目無需交易所并購重組委審議,證監會在5個工作日內完成注冊決定,顯著提升審核效率。這對于并購來說效率大幅提升,之前各種審核周期至少六個月,甚至申請、重修、再申請達一年之久,最終可能因為資本市場發生變化擱淺!
分期發行機制:允許上市公司申請一次注冊、分期發行股份支付對價,注冊有效期延長至48個月,降低融資壓力。此次重要變化在于此,例如收購交易標的額10億,可以一次注冊完成,非現金部分可以分期增發在4年內完成支付對價!這主要在于交易雙方的合作基礎和資本市場節點選擇!
2. 交易機制創新
定價靈活性增強: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底價從市場參考價的九折調整為八折,擴大交易博弈空間。
鎖定期調整:
私募基金參與重組的鎖定期與投資期限“反向掛鉤”,若投資滿48個月,第三方交易鎖定期由12個月縮短至6個月,借殼交易鎖定期由24個月縮短至12個月。
吸收合并交易中,被吸并方控股股東鎖定期設為6個月,其他股東無鎖定期。這無疑加大了對創投機構通過并購退出的便利性,會大大提升公司通過并購退出的意愿,緩解IPO堰塞湖!
3. 監管包容性提升
放寬認定標準:在重大資產重組的營收比例指標中增加“且超過5000萬元”的要求,未達標的交易豁免復雜程序,降低企業成本。
財務與同業競爭監管:對標的資產與上市公司主業協同效應較低的情況,允許充分披露轉型風險后推進重組,增強對新興產業的支持。之前跨界并購審核通過率較低,此次有望激發跨界并購浪潮!
4. 強化信息披露與責任約束
持續督導加強:獨立財務顧問的督導期從資產交付后至少1年延長至3年(涉及控制權變更的重組),確保重組后合規運作。
業績承諾與補償:明確交易對方需簽訂補償協議,若標的資產實際盈利未達預測,需通過股份或現金補償,并強化披露要求。
5. 鼓勵私募基金參與
私募基金投資期限滿48個月且不涉及控股股東關聯的,鎖定期限大幅縮短,吸引長期資本支持并購重組。
三、影響分析
1. 市場活力提升:簡易程序與分期支付機制將加快重組進程,2025年已披露重大重組數量同比增3.3倍,交易金額超2000億元。
2. 殼資源價值弱化:借殼上市標準趨嚴(如標的需符合IPO條件),打擊短期炒殼行為,推動資源向優質資產集中。
3. 長期資本引導:私募基金鎖定期“反向掛鉤”鼓勵長期投資,促進產業整合與科技創新。
4. 中小股東保護:股東大會表決中,中小股東投票單獨統計并披露,限制大股東不當利益輸送。
四、實務操作要點
提前規劃:企業需評估標的合規性,尤其關注財務數據、權屬清晰度及協同效應說明。
信息披露:重組預案需詳細披露交易風險、標的盈利預測及履約保障措施,分期發行需說明后續安排。
合規審查:涉及控制權變更或借殼的,標的需滿足IPO條件,且原控股股東鎖定期延長至36個月。
五、未來趨勢展望
隨著注冊制全面落地,并購重組將更市場化,監管重點轉向事中事后,同時支持科技型企業通過重組實現估值與資源整合。這也是繼IPO注冊制改革后,并購重組注冊制改革的重要一環!有利于緩解首次公開發行擁堵問題,增加創投機構退出渠道便利性,加快推進優質資產和戰略新興產業公司通過并購發現壯大!
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