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不出孩子,竟然是男人的鍋?
在各國生育率日漸低迷的當下,根據聯合國預測:
到2100年,一些國家的人口可能會減少20%至50%,屆時地球將迎來人口崩潰。
然而,諾貝爾獎得主戈爾丁卻說,生不出孩子主要怪男人!
這位女學者為什么會提出這樣的觀點,難道真的是男性影響了各國的生育率?
當下的人口情況到底有多嚴峻呢?
根據聯合國人口組織統計,世界人口出生數量早在2020年,就已經開始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預計到2084年,每年死亡的人數就會超過出生人數,出現人口赤字的情況。
其實,聯合國給出的數據,還是比較保守的,因為早在大約30年前,無論是北美、歐洲還是亞洲國家,都已經將出生率降低情況列在了國家發(fā)展出現問題列表內。
沒有了人口的支持,那么將會引發(fā)國家甚至人類社會的發(fā)展進步陷入遲滯的風險,所以各個國家都對人口的下降保持著極大的關注。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戈爾丁,在眾多學者有關于人口出生率降低原因的分析中,可以算得上“獨樹一幟”。
因為她沒有從社會生存問題、人類認知問題進行分析,而是提出了“生育率暴跌主要原因在男性”的觀點。
戈爾丁認為,大多數國家正在進行的生育經濟補貼和鼓勵生育的相關政策,無法解決家庭生育所面臨的實際經濟問題,因為這種補償很難與經濟的膨脹相抗衡。
如果真的想要解決生育率的問題,可以通過“美化父親角色”的方式,來改變就業(yè)與家庭觀念的平衡。
為什么這么說呢?
在戈爾丁看來,現代社會的發(fā)展,讓很多女性把生活的重心從家庭轉移到工作中,而男性則在這方面的改變相對緩慢。
這就造成了很多家庭都以事業(yè)為中心,家庭生活的分量要“輕很多”,以至于造成了很大一批“丁克族”甚至“不婚主義者”。
即便一些家庭看起來比較正常,但因為女性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就業(yè)中,男性又沒有把重心向家庭“補充回流”,所以這樣的家庭對于生育問題同樣沒有很高的熱衷度。
簡單來說,戈爾丁認為如果女性應該有更多的就業(yè)自由,而男性則應該盡量回歸家庭。
忽略男女工作的問題,戈爾丁這種家庭重心影響生育率的觀點在其他的一些科研調查中也得到了認證。
例如2008年的一項調查中,人們發(fā)現了女性就業(yè)率低、家庭觀念高的地區(qū)和國家的生育率就要明顯高于另外一些就業(yè)率高、國家富裕的國家。
戈爾丁本人也列舉了幾組數據,例如丹麥、法國、英國、美國這些經濟發(fā)達國家,在上世紀70年代之前,生育率就極高,但自從“女權主義”和“自由主義”盛行之后,生育率就開始和女性就業(yè)率出現了明顯的反比趨勢。
在對比的第二組數據中,日本、韓國這些亞洲國家和希臘、葡萄牙等國家同為一組,這些國家有著很強的男性主義觀點,同時國家經濟也都曾經有過很長的低迷期。
與上一組相同,經濟相對低迷時幾乎每戶家庭都有3名以上子女,而在經濟高速發(fā)展時,生育率則開始迅速下降,甚至韓國還在2022年時生育率從原先的1.3直接掉到了0.78,創(chuàng)下了當時的一項“世界紀錄”。
戈爾丁解釋,她的觀點并不是說男人比女人傳統,而是社會的變化影響了女性的選擇。
相對來說,男性和女性在青年時期所接受的價值觀相似,但當女性能夠得到更多的社會工作時,就會破壞相對平衡的家庭和工作比例。
作為一名女性,戈爾丁贊同女性勇于走向社會,自然也提倡男性適度回歸家庭。男性承擔家庭中更多的責任和工作,能夠在家中獲得更大的影響力的同時,也增加了家庭的凝聚力。
或許有人會感到疑惑,戈爾丁作為一名經濟學者,為什么會對生育率這種社會問題有這樣的研究呢?
其實,人口的結構變化是對社會勞動力市場,以及經濟能力有很大影響,或者也可以說,人口的數量決定了經濟總量。
這其中不僅有生產勞動力的因素,而且還有新增人口產生價值以維持老齡人口支出等等多重問題。
所以,戈爾丁的研究成果表面上是在研究人口和家庭、社會問題,但實際上仍然是經濟的持續(xù)和發(fā)展問題。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戈爾丁就開始針對女性在勞動力市場中所能夠產生的作用進行研究,曾經先后發(fā)布《二戰(zhàn)在女性就業(yè)發(fā)展中的角色》《已婚女性生命周期內的勞動參與率:歷史的證據和含義》等多篇極有影響力的論文,她也因此獲得了諾貝爾獎。
那么,戈爾丁的這種論點,也能夠代表我國的現狀嗎?
通過戈爾丁的調查結果來看,她所調查的國家和目標,大多都是歐洲和亞洲的一些國家,但卻并沒有到我國進行調查,而我國的文化和社會現狀又與其他國家不同。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我國如今大多已經都不是“男主外女主內”,而是男女平等,甚至有越來越多的男性承擔起了家庭中的衛(wèi)生、餐飲等家務。
所以,我國人口出生率的問題,并非簡單的家庭問題,而是更為復雜的社會問題,戈爾丁的那種“召喚男性回歸”的呼吁,只能當作一種參考而已。
參考資料:
【1】《諾獎得主稱男性不做家務會降低生育率》中華網
【2】《諾獎得主戈爾丁最新發(fā)現:美化父親角色或是鼓勵生育的最佳政策》界面新聞
【3】《解析各國生育率變化模式的異同》澎湃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