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此文之前,請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特朗普
印度不香了?特朗普不讓在印度建廠!
最近國際政壇有出大戲,一向被看作 “戰略伙伴” 的美國和印度,突然互相嗆聲了,這邊印度不僅在貿易談判里硬氣地掏出“報復性關稅”,還直接打了美國的臉,否認所謂“調停?;稹?的功勞。
那邊特朗普就當著全世界的面,叫蘋果別去印度建廠,說那兒關稅高得嚇人,那么這畫風突變的背后,到底藏著什么玄機?是什么讓曾經的 “印太軸心” 突然裂痕密布?
莫迪
美印戰略互信裂痕
原本被美國視作 “印太戰略” 棋盤上重要棋子的印度,卻在一場與巴基斯坦的沖突中,把自己的軍事家底抖落得干干凈凈。
當巴基斯坦的導彈劃破天空,印度這邊暴露的不是大國威風,而是軍隊里根深蒂固的腐敗、超過六成的俄制裝備依賴,還有實戰中處處捉襟見肘的尷尬。
取材網絡
美國原本盼著印度能在東邊牽制中國,結果連西邊的鄰居都搞不定,這 “戰略支點” 的成色,美對印感到“失望”怕是肯定的,由此印的“棋子價值”可就大打折扣了。
更有意思的是特朗普的 “調停戲碼”,這邊總統先生拍著胸脯說稱是華盛頓斡旋才?;?,那邊印度政府直接甩臉子稱停火是雙方直接達成,直接給打了特朗普一次臉。
特朗普
這種公開的信任裂痕,說白了就是美國想當“話事人”,可印度不想再當那個乖乖聽話的小弟,畢竟莫迪政府心里清楚,一邊跟著美國搞QUAD,一邊跟俄羅斯買S-400,再時不時在金磚國家里刷存在感,這種 “誰都不得罪” 的平衡術,才是他們眼里的大國智慧。
但美國可不這么想,在華盛頓的決策者看來,你既然拿了 “遏制中國” 的劇本,就得好好演 “棋子” 的角色,怎么能一邊吃我的紅利,一邊跟我的對手眉來眼去?
莫迪
印度的行為簡直是在挑戰美國的霸權邏輯,于是曾經的 “印太核心”,正慢慢變成 “可替換的次級伙伴”,畢竟一個連巴基斯坦都搞不定、還總想跟美平起平坐的國家,能有多大利用價值?
取材網絡
這場博弈的本質,其實是美國的 “工具化思維” 和印度的 “大國夢” 撞上了,美國要的是一個能聽話、能辦事的幫手,而印度卻想當棋手,不想當棋子。
可問題是,當你的軍隊連現代化都沒完成,經濟又被高關稅壁壘困得死死的,拿什么跟真正的棋手談條件?更讓美覺得意外的恐怕就是印直接對美國的“報復關稅”了。
莫迪
貿易談判拉鋸戰
要說美印之間的矛盾,最直接的戰場就在貿易桌上,原本印對美強硬起來,提議要對美加征關稅,結果特朗普跟著就拍著桌子說印度答應零關稅,為啥印態度變的這么快,筆者認為就是印慫了。
明眼人都知道,2024年那1290億美元的貿易額里,印度順差457億,這數字擱特朗普眼里,就是根扎得深深的刺,畢竟 “美國優先” 的字典里,哪容得下別人占自己便宜?
取材網絡
所以美國先是甩下26%的 “對等關稅”,又在蘋果這事上給印度難堪,說白了就是想逼印度打開市場,當美國的 “美國優先” 撞上印度的 “印度優先”,結果就是蘋果遭殃。
這邊CEO庫克剛琢磨著把美國市場的iPhone生產線挪到印度,想躲開中國供應鏈的風險,那邊特朗普就在卡塔爾當著媒體的面點名批評,說自己和庫克有小矛盾,稱印度是世界關稅壁壘最高國家之一,不希望庫克在印度建廠。
取材網絡
已經要求蘋果停止在印發展,他與庫克討論的結果是增加在美國生產,表面看符合特朗普的制造業回流,可這背后藏的全是大國博弈的算計,畢竟在特朗普眼里,蘋果把廠子開在印度,既沒法給美國創造就業,還可能讓印度繼續的便宜,這哪兒行?
但蘋果也有自己的苦衷,你想啊,現在90%的iPhone還是在中國組裝,特朗普天天喊著 “制造業回流”,可美國本土的人工成本多高啊,專家說要是在美國生產,價格得漲三倍,消費者能答應嗎?
取材網絡
所以庫克想的是 “曲線救國”,先在印度擴大產能,慢慢把供應鏈挪過去,既能給特朗普個 “去中國化”的交代,又不至于讓成本爆炸,可沒想到特朗普根本不按套路來,直接來了個不準在印度建廠,這不是把蘋果架在火上烤嗎?
再說印度這邊,原本以為抱上了蘋果的大腿,就能走上制造業崛起的快車道,截止今年3月,蘋果的供應商在印度的iPhone出口美國近20億美元,創了歷史新高,莫迪政府高興壞了,覺得這是 “印度制造” 的勝利。
取材網絡
可實際上呢?印度本土能生產的零部件不到30%,屏幕得從韓國買,芯片得從中國臺灣省調,就連螺絲螺母都得進口一大半,說是 “制造中心”,其實就是個 “組裝車間”,稍微有點風吹草動,整個鏈條就得停擺。
更有意思的是,印度一邊想靠蘋果拉動產業升級,一邊又給人家設門檻,比如規定蘋果必須在印度采購30%的本土零部件,不然就加稅,這可把蘋果難壞了,印度哪兒有那么多合格的供應商?
取材網絡
特朗普不讓去印度建廠,印度又逼著蘋果 “本土化”,夾在中間的企業,簡直成了大國角力的 “人肉沙包”,這場供應鏈戰爭的本質,其實是美國想重塑產業鏈話語權,印度想借雞生蛋,可誰都沒把企業的難處當回事。
當科技巨頭的商業決策被貼上“政治正確”的標簽,當生產線的選址變成大國博弈的籌碼,所謂的“全球化”早就變了味兒,印度以為抓住了蘋果就能翻身,卻沒看清自己在這場游戲里已經成了個”備胎”
取材網絡
結尾
美印關系的裂痕,表面上看是關稅之爭、企業選址之爭,骨子里卻是“工具化”與“自主化”的根本沖突。
美國想把印度當遏制中國的棋子,可印度偏要當棋手,這種錯位從一開始就埋下了矛盾的種子,軍事上的脆弱、經濟上的依賴、外交上的搖擺,讓印度的 “大國夢” 始終缺口氣。
莫迪
現在的印度,就像站在十字路口的行人,往左走,得罪俄羅斯和中國,往右走,失去戰略自主,原地不動,又會被時代拋下。
而更殘酷的現實是,在中美博弈的大棋盤上,所謂的“第三極”可能只是個美麗的幻想,當美國開始收起對印笑臉,當供應鏈轉移的紅利逐漸消失,印度或許該想想,比起琢磨怎么左右逢源,是不是先把自家的軍工、制造業和營商環境搞上去更實在點?
參考信源
環球時報2025-05-16 11:02北京——剛說要對美國加關稅,印度馬上就慫了?
觀察者網2025-05-16 09:36——特朗普:我對庫克有點不滿,蘋果遷出中國,跑去印度干什么?
觀察者網2025-05-14 09:19——特朗普稱用貿易問題施壓印巴?;穑》剑簤焊鶝]提過這事
科創板日報2025-05-15 17:40——特朗普:已要求蘋果停止在印度建廠 并增加美國產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