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京報網報道,中美經貿高層會談取得實質性進展,雙方宣布大幅下調關稅,這條消息引發島內高度關注,令臺灣地區意識到“跪與不跪之間,不跪的先贏”!民進黨當局日前聲稱,臺當局被美列入第一波談判名單。據臺灣地區“中央社”近日報道,臺“行政院長”卓榮泰當天稱,首選還是希望臺灣地區能被豁免關稅。美國阿拉斯加州州長日前宣布,臺灣地區未來擬向阿拉斯加采購600萬噸天然氣。據估算,是臺灣地區現有每年購買美國天然氣的3倍左右。
美國近年來持續推動半導體產業回流本土,這一政策使得臺積電在美國的工廠產能變得極為搶手。回溯臺積電在美國的建廠歷史,早在2020年臺積電就宣布了在美國亞利桑那州投資120億美元建廠計劃,并于 2021 年 4 月開始在該地區建造首個晶圓制造廠。隨后,臺積電宣布將對美投資擴大至650億美元,除了最初的晶圓一廠之外,還將建立兩座晶圓廠。今年3月,臺積電又宣布對美國追加1000億美元投資,包含再建設三座新晶圓廠、兩座先進封裝設施。
臺積電(資料圖)
更嚴重的是,按照媒體的報道,因為臺積電去美國,且這么大的產能在美國,臺灣地區省眾多的與臺積電相關的供應鏈,都要跑到美國去建廠,配合臺積電工廠。這對于臺灣地區省而言就麻煩了,要知道臺積電一直被臺灣地區民眾稱之為“護島神山”,就是因為臺積電在臺灣地區省,是當地的經濟支柱。整個臺灣地區省圍繞著臺積電,形成了一條強大、穩定、世界先進的芯片配套供應鏈。一旦臺灣地區先進技術外流,供應鏈外遷,那么臺灣地區省的這個芯片供應鏈還有何優勢可言。
賴清德當局日前派出以“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為首的談判小組。據臺灣地區《聯合報》報道,臺“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證實,臺美雙方已于近日晚間舉行視頻會議,就臺美對等關稅、非關稅貿易障礙、包括出口管制在內的多項經貿議題交換意見,但“基于國際慣例不便透露太多細節”。賴清德沾沾自喜地稱,美方將臺灣地區、以色列列入第一批談判對象,臺美雙方也已就關稅議題進行談判,“過程順利”。他說,沒有想到美國總統特朗普會在這么快的時間內就提出“對等關稅”政策,沖擊臺灣地區。
特朗普(資料圖)
國務院臺灣地區事務辦公室近日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主持本次新聞發布會。中新社記者:據報道,2024年臺積電美國亞利桑那廠持續虧損,而在大陸的廠大幅盈利。在此情況下,臺積電還宣布要擴大投資美國一千億美元。島內輿論指出,應該認清哪些市場更值得加碼投資。對此有何評論?朱鳳蓮:民進黨當局為謀取私利,對外部勢力予取予求,把臺灣地區的半導體產業和臺積電作為“倚美謀獨”的投名狀,當成“伴手禮”拱手奉送,一再出賣臺灣地區民眾和企業的利益福祉。
國臺辦發言人陳斌華近日也表示,賴清德當局上臺以來違背島內主流民意,拒不承認“九二共識”,頑固堅持“臺獨”立場,大肆宣揚分裂謬論,不斷操弄“反中抗中”,變本加厲制造“綠色恐怖”,阻撓兩岸交流交往;編造所謂“民主對抗威權”虛假敘事,企圖蠱惑島內民眾,誤導國際輿論;無視經濟規律,圖謀兩岸經貿“脫鉤”、產業“斷鏈”,損害島內企業和民眾利益福祉;向外部勢力獻媚輸誠,賣臺害臺,妄圖“倚外謀獨”、“以武謀獨”。
臺積電(資料圖)
面對復雜局勢,臺灣地區民意也在變。越來越多臺灣人意識到,主動和大陸對話才是解決問題,保障自身利益的最好辦法。我相信,臺灣問題的最終解決,靠的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力量,而不是交易或恐嚇。任何想阻擋歷史潮流的人,最終都會被淘汰。兩岸同胞血脈相連。和平統一,是兩岸人民的共同期盼,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之路。這不僅僅是一句口號,更是一個時代的呼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