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航運職業技術學院宣布,該校創新團隊成功研發出一款新型船舶導流罩裝置,攻克了長期困擾船舶導流罩的節能效率低、波浪適應性差、振動響應大等三大技術難題。目前該裝置已通過多艘船舶的實地測試,計劃年內投入產業化應用。
調研一線,深摸行業痛點
2022年初,該校船舶與海洋工程學院師生團隊走訪長三角多家造船廠與航運公司時發現,散貨船,集裝箱船等大型船舶普遍面臨IMO國際新規定帶來的沖擊,符合EEDI、EEXI、CII等三項指標的船只不足30%,船舶行業急需可靠的節能裝置以滿足行業新規定。
一線企業調研
船舶導流罩是一種節能裝置,其通過優化螺旋槳的進流場使流體接近理想流體,從而提高螺旋槳的效率。目前船舶節能裝置市場體量巨大,但傳統導流罩仍然存在三大技術痛點:
1. 節能效率低下:傳統導流裝置節能效果普遍低于3%,無法達到EEXI的要求;
2. 海況適應性不足:面對復雜波浪環境時性能驟降;
3. 振動噪聲危害嚴重:長期振動噪聲嚴重影響船員身心健康。
某航運公司輪機長反映:“船員長期暴露在強振動環境中,聽力損傷案例逐年增加。”
這些痛點不僅制約航運業降本增效,更威脅船舶安全運營和船員職業健康。團隊師生表示,“解決這些問題不僅需要理論創新,更要做出經得起風浪考驗的實用技術。只有啃下這些‘硬骨頭’,才能讓中國船舶節能裝備制造在國際競爭中贏得話語權。”
700次模擬+百次實驗:近兩年攻堅終出成果
針對上述問題,團隊調研多家企業,并咨詢中國船級社專家、行業專家,在校企聯合支持下,通過700余次數值模擬、上百次實驗與方案優化,最終建立了3項核心技術,實現了螺旋槳進流場的優化,適用于靜水與波浪工況,滿足極端天氣的使用,同時降低螺旋槳的激振力,降低了船體振動。實測數據反饋,該新型導流裝置節能效果可達到6%以上,節能效果十分明顯,可以大大降低船東成本。
某船東公司激動表示,“目前船舶燃油費用在成本中占比很高,這種裝置每年可以為公司每年節約幾百萬的費用。”
產學研聯動加速成果轉化
項目團隊透露,學校已與江蘇揚子江船業、招商重工等龍頭企業建立校企合作關系,計劃近期與這些龍頭企業開展項目合作,將該節能裝置應用于集裝箱船、滾裝船等遠洋運輸船舶領域。目前該團隊已申請多項國家專利,并與南通漢舟海洋科技等企業達成合作意向。
部分知識產權證書
這項凝聚高校智慧與產業需求的創新成果,不僅標志著我國在船舶節能裝置工程領域取得重要突破,更彰顯了職業院校服務國家戰略需求的硬核擔當。隨著國際航運減排壓力持續加大,這項“中國方案”或將重塑全球船舶節能裝置技術格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