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大將粟裕,和開國上將許世友,在解放戰爭時期是直接上下級關系。但許世友紅軍資歷非常深、心氣高,此前跟粟裕接觸又少,所以剛在華野共事時,一度鬧出過矛盾,還是德高望重的陳老總出面擺平的。
1947年孟良崮戰役,為了殲滅張靈甫的國民黨王牌74師,粟裕縝密布局大范圍調動兵力,下屬并不完全理解他的意圖,許世友的9縱更是抱怨“跑斷腿”。為此許司令在電話里頂撞過粟裕,陳毅當時也在野司,聽到許世友口氣過火,接過電話嚴厲批評了他,說“粟司令的話就是我的命令”!
1948年濟南戰役,是許世友在解放戰爭時期最著名的指揮戰例。但原本他在膠東養病,粟裕的早期計劃里,沒有安排許世友攻城。后來還是毛主席親自指定許世友、王建安擔任正副總指揮,許世友才得以去前線,攻克濟南府立下大功。
此后許世友缺席了最重要的淮海戰役,官方原因還是“養病”。整個解放戰爭中粟、陳二人的關系,談不上多融洽,多少有一點疙瘩。
但這沒什么。許世友脾氣火爆個性鮮明,他有個特點,就是“敬君子”。
粟裕戰功高、為人又謙和低調,早年那些對粟裕水平有質疑的山東將領,隨著時間推移,慢慢轉變了態度。甚至比他們更高一級的野戰軍副政委譚震林,在經歷多場大戰、特別是淮海戰役后,也變得極為認可粟裕了。他倆都是總前委成員,譚老的家人回憶起來,說譚震林政治上最敬仰毛主席,具體軍事指揮方面最服粟裕。
許世友心底里,也是服氣的。1955年評軍銜,許世友曾認為以自己的資歷條件,夠評大將。但周總理一句話就安撫住了對方:粟裕的軍銜是大將。許世友聽后再也沒有發表意見,他知道論才能、論軍功,比不了這位老上司,自己當個上將就可以了。
1966年后,三野許多老戰友陷入困境,粟裕十分著急,多次想辦法出手庇護,像宋時輪、鐘期光、張震等將軍,都得到過老首長粟裕的無私幫助,最終化險為夷。
所以這個時候的許世友,已經非常欽佩粟裕了,二人的真實關系不錯。許世友也是磊落之人,1969年他已經當選為副國級的中央政治局委員,并且執掌南京軍區十余年,地位顯赫;而粟裕此前因遭到一些人誤解,在軍事科學院蟄伏搞研究,手上沒有了軍權。
許世友沒有因為粟裕失勢,便對他另眼看待,依然十分恭敬。1969年粟裕專門給許世友打去電話,希望他幫忙照顧自己在南京的老母親。原來粟裕長期在北京工作,也曾把母親接過去住,但老人家習慣了南方的氣候,在北京總是生病,所以又回了南京。粟裕放心不下,才拜托老戰友抽空關照。
難得老首長有事情委托自己,許世友聽后非常高興!這顯然是交心之舉,若非真心信賴的戰友,怎么可能把老母親的事委托出去呢?許世友當即拍了胸脯,請老首長放心,一定把老人家給照顧好。
掛了電話許司令便安排車,親自登門去看望粟裕的母親。后來他還安排軍區后勤部的專人對接,定期去老人那里送東西、了解身體狀況及生活需求,做得很周到。所以三野老友之間的感情,確實是非常真摯的。1984和1985年,粟裕和許世友兩位老將軍先后因病辭世,二人只差一年。
本欄目由軍事歷史作家運營,專注于軍情、軍史、戰史、國際關系研究,以專業視角為您還原全貌,帶來精彩細節。作品覆蓋圖文、視頻、音頻領域,歡迎關注以獲得更多精彩文史內容,也歡迎您點贊、評論支持,作者期待您寶貴的意見建議。本文全網同步,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