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和孩子們做游戲。活動主辦方供圖
5月17日清晨,渝中區紅巖公園內洋溢著歡聲笑語,由渝中區民政局指導,渝中區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發起的“渝中童行記”品牌公益活動在此啟動。
本次活動以“碳路童行·自然的禮物”為主題,聯合愛心企業,組織20名困境兒童與志愿者共同完成了一場寓教于樂的生態徒步之旅。
作為“渝中童行記”系列公益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此次創新采用“公益+環保”的融合模式。參與者在3小時的活動中,通過“環保拼圖挑戰”學習生態知識,用自然掉落的植物創作拼貼畫,更以團隊協作方式完成“碳路童行”特別行動——將累計的25萬步換算成減排成果,在展示板上寫下“我們減少了38千克碳排放”的環保宣言。每個孩子最后都獲贈了象征綠色希望的生態種子禮盒。
“我們始終相信,每個孩子都值得被溫暖照亮。”渝中區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負責人在活動現場表示,“渝中童行記”作為持續開展的公益品牌,通過鏈接社會資源,搭建起關愛困境兒童的多元參與平臺,也特別感謝華僑銀行的支持,未來將繼續攜手探索“政企社”聯動的創新模式。
“正如背景板上醒目的活動口號‘益起向未來’所昭示的,這場春日之約既是愛心的傳遞,更是全社會共筑兒童關愛網絡的生動實踐。”渝中區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關愛兒童、守護未成年人健康發展需要全社會的支持,近年來,渝中區民政局有效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制定出臺貫徹落實相關法律法規的實施細則或工作方案。多種形式宣傳兒童權利及兒童權利保護相關內容,消除對兒童一切形式的歧視,保障全體兒童平等享有發展權利和機會。
該負責人介紹,將結合渝中區獨特的區位優勢、人口結構、文化資源及產業布局等基礎條件,以建成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新范例為統領,以建成國家兒童友好城市為目標,進一步完善兒童政策體系、提升兒童成長空間、優化兒童公共服務、改善兒童發展環境和構建兒童產業體系,使兒童友好成為全社會的共同理念、行動、責任和事業,實現“兒童友好,渝中更美好”發展愿景。(任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