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在世界第49個國際博物館日即將到來之際,北京舞蹈學院舞蹈博物館在舞蹈劇場二層正式對社會公眾開放。該博物館被正式納入“海淀區(qū)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作為全國首家以講述中國舞蹈史為主題的博物館,北京舞蹈學院舞蹈博物館用八個時代板塊,講述了從原始社會到民國時期的歷史文化和舞蹈特征,通過古代樂舞俑展品、器具、文獻資料等進行呈現(xiàn),生動展現(xiàn)出歷史悠久的舞蹈文化以及其中承載的民族記憶和文化基因。
陜西西安碑林博物館副研究員王蒨將105套、353尊樂舞俑捐贈給北京舞蹈學院,這些樂舞俑成為舞蹈博物館的重要展品。展出的樂舞俑,以其栩栩如生的姿態(tài)、精湛的工藝,生動再現(xiàn)了古代舞蹈藝術(shù)的迷人風姿,吸引眾多參觀者駐足觀賞、細細品味,讓人們仿佛穿越時空隧道,感受古代舞蹈文化的獨特魅力與深厚底蘊。
活動現(xiàn)場,北京舞蹈學院與北京藝術(shù)博物館簽訂了結(jié)對共建合作框架協(xié)議。雙方將通過資源共享、優(yōu)勢互補、互促互鑒,在展覽策劃、學術(shù)研究、社教活動、黨建等方面開展合作,實現(xiàn)共同發(fā)展。
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此次活動是海淀區(qū)紫竹院街道2024年長河文化共生雅集系列活動第三篇章——“福運萬壽 文脈長河”尋古篇的開啟。本周日(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當天,北京外國語大學校史館和世界語言博物館也將迎來一場文化盛宴。屆時,北外校史館與世界語言博物館將推出六大主題活動,包括兩館探寶、迷你講解、公益講解、語言達人、主題采訪以及特邀講座,旨在為參與者提供一場穿越時空、漫游語言宇宙的知識冒險之旅。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王斌
編輯/胡克青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